|
特约主编简介
刘东,男,1968年生,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二级教授、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气工程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智能配用电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等方向的研究。现任IEEE高级会员,IEEE TC CPS委员,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TC57 WG21委员,IEC SyC Smart Energy委员,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 C6中国专委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编委,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82委员,全国智能电网用户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549委员,中国仿真学会电力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
特约专栏主编寄语
配电网是输电侧与用户侧之间“承上启下”的桥梁,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改变了配电系统的形态。近年来,欧洲发达国家提出Web of Cell网格化配电网运行与控制理念,在正常工况下,通过网格内与网格间有功和无功的优化协同控制方法,来解决潮流倒送和区域协同控制的难题。
网格化配电网作为应对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情况的新型配电网体系, 具有高度自主决策和高效集体协调能力。特别是在新型配电网运行与故障自愈技术方面, 网格化配电网考虑了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和柔性资源参与互动的潜力, 能够有效实现低碳经济运行与故障处理。
特约专栏文章主编荐语
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和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正不断接入配点网中,用户侧参与配电网调度成为重要发展趋势。由此提出的网格化配电网以网格作为基本单位,每个网格都由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等构成。网格内有着相对独立负责能源调控的职责,并可通过与其他网格开展能量互济交易。在这一背景下,新型配电网运行与故障自愈技术的提升成为当务之急。为了分享在网格化配电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交流合作,《上海电力大学学报》编辑部特别策划和组织了本专栏,旨在为研究人员和业界专家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考虑用户侧参与的有源配电网分布式鲁棒优化方法》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多用户主体配电系统联合鲁棒优化方法,通过对不同利益主体搭建分布式不确定性鲁棒建模,结合交替方向乘子法、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间歇性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风险评估与调控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安全裕度指标的配电网风险评估与调控策略。
《考虑动态孤岛的网格化配电网故障恢复策略》设计了孤岛可持续带载能力系数指标,结合分布式电源的时变特性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制定孤岛划分原则,建立了网格内故障重构和网格间支援模型并提出了一种考虑动态孤岛的网格化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
我们希望通过本专栏的发布,能够推动网格化配电网相关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实现配电网在面对海量新能源接入后的充分消纳与高可靠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