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和目录
-
摘要:
特约专栏:风电运行与控制技术
-
摘要:
瞿晟珉,黄玲玲
摘要:
近年来,次/超同步振荡(S/SSO)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在建立了直驱风电机组与直驱风电场等值阻抗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直驱风电场发生场-网振荡的必要条件,并通过分析机组出力变化对系统导纳模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调整的振荡事故后振荡恢复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能在保持直驱风电场出力水平的基础上消除振荡。
景少伟,魏书荣
摘要:
针对海上风电场疲劳载荷分布不均衡、各机组维护频次不同步而导致运维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疲劳载荷分布的海上风电机组出力优化控制策略。基于风机最小推力系数控制策略有效降低风电场的尾流效应,以疲劳载荷分布均衡为目标优化各机组的疲劳载荷,使各机组维护频次同步,进而降低运维成本。仿真结果表明:与风机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相比,所提策略在实现风电场疲劳载荷均衡分布的同时,使得风电场年发电量提高4.20%。
王硕,贾锋,周全,符杨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MTF-ResNet-ViT的风电机组(WT)精细级联故障预警方法。第1级将SCADA数据转换为马尔可夫转移场图像,利用残差网络提取故障特征,实现WT大部件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并对故障代码数据进行标签与扩充。第2级将标签后数据灰度图像化后,利用视觉变换器建立故障代码预警模型,实现精细故障代码预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标签和扩充故障代码数据,实现精细故障代码早期预警。
智能设备与检测
刘郁冬,李晓华,卢越,曹海东
摘要:
为了解决电机振动噪声多、物理域耦合计算耗时长等问题,提出了基于"FEM+单位力波响应"混合模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振动源快速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单位力波响应计算电机定子结构关键力波宽频带频响函数特性;然后,通过双闭环矢量控制和电磁有限元控制系统-电磁场联合仿真模型,计算得到电磁力二维傅里叶分解结果,将其作为模态参与因子获得电机振动加速度频谱特性;最后,实验验证了"FEM+单位力波响应"混合模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12槽8极IPMSM,恒转矩调速时的振动主要是在4阶和8阶固有频率处,是由4阶力波的14f和8阶力波的fc-3f(其中,f为电机的基频,fc为逆变器的开关频率)分量引起。
邹良川,李晓华
摘要:
对电机模态固有频率的精确计算及准确分析是电机低噪声驱动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用于电动汽车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属于小型电机,机壳和端盖等装置对振动噪声的影响不容忽略,因此对不同电机结构部件以及耦合系统固有频率进行计算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一台12槽8极PMSM,利用有限元软件,考虑了铁心材料的各向异性、弹性模量、浸漆、机壳和端盖连接方式等影响,精确建立了定子铁心结构的计算模型,并用锤击法模态实验验证了有限元仿真模型的精确性。
刘冉,于会群,王国兵
摘要:
为协助操作人员准确判断设备开关状态,越来越多的配电站房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设备状态监测。在智能巡检机器人参与采集图像数据的硬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单激发多框探测器(SSD)图像识别算法,实现了对两相把手式开关的识别。改进SSD算法通过将基于卷积块的注意机制(CBAM)嵌入到SSD算法中,从通道和空间维度中选择有效的特征,抑制不相关的特征,提高模型的识别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SSD算法对开关状态目标检测的平均精度(AP)在98.66%以上,平均精度均值(mAP)为99.10%。相较于传统的SSD算法,改进的SSD算法能更好地识别开关状态,提高变电站智能化水平。
智能电网技术
谭淏升
摘要:
采用异质栅介质结构,加入高k介质Pocket区,对双栅隧穿场效应晶体管进行了改进。通过搭建不同模型,分析了栅介质的长度、介电常数以及Pocket区厚度等参数对器件开态电流Ion、双极性特性、亚阈值摆幅等的影响。TACD仿真结果表明,Ion随介电常数的增大可提升至5.17×10-5 A/μm,且双极性电流也有极大的增幅,亚阈值摆幅因开态电流的改善降低至28.3 mV/dec,而异质栅介质的不同长度对器件性能并无明显影响;在双极性上,Pocket区厚度的增加使得栅漏隧穿宽度增大,双极性电流减小至1.0×10-17 A/μm,抑制了双极性导通,同时对器件其他特性未产生明显影响。
宋振培,张少迪,周品品
摘要:
电力负荷不确定性问题是需求响应不确定性问题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准确、有效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社会正常生产的重要前提。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HI-Informer模型进行电力负荷预测。该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将历史惯性(HI)模型和Informer模型融合。实验结果显示,HI-Informer模型在电力负荷预测中表现出色,其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值高度吻合,成功捕捉了电力负荷趋势和季节性变化。相比之下,其他模型在某些情况下出现了明显的误差,未能有效捕捉相同特征。
杨学信,李谅,傅坚,韩熠,李振坤
摘要:
随着可再生分布式电源(DG)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如何充分利用DG与主网联合对非故障失电区域恢复供电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孤岛与主网联合恢复供电的配合性以及风光荷的波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综合考虑了风光荷的波动性问题,建立了广度与深度优先搜索相结合的动态孤岛划分策略;然后,为实现孤岛与主网联合恢复供电的最优性,建立了具有配合性的两阶段规划模型,一阶段以主网通过重构恢复重要负荷最大化为目标,二阶段以主网和DG孤岛联合恢复重要负荷最大化为目标,两者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能够实现联合恢复供电的整体寻优;最后,利用改进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张壮杰,黄伟
摘要:
为了提高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提出了一种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分别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和碳排放成本最低为目标,利用改进的黏菌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以某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考虑综合需求响应对负荷侧用能起到良好的"削峰填谷"的效果,改进黏菌算法可明显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和碳排放成本,验证了模型和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高玉栋,徐斌,贾瑞
摘要:
节点脆弱性评估对配电网风险预警、安全运行具有关键作用。为此,提出了一种计及设备健康指数的配电网节点脆弱性评估方法。首先,从设备维度出发,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得到节点设备本身和网络中的健康指数,以此得到配电网节点脆弱性预评估方案;然后,针对配电网的辐射状特性,在系统维度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风险理论,提出了改进评估指标;接着,利用改进评估指标对设备维度下配电网节点脆弱性预评估方案进行再辨识,得到配电网节点脆弱性排序;最后,以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为例,对算例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其他文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其他研究
王康静,钱江海
摘要:
针对传统情感文本分类算法存在情感特征词的极性偏好区分度较低和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词频-逆文本频率(TF-IDF)模型与词典模型相融合的情感文本分类算法。首先,通过情感特征词在不同情感类型语料中的频率分布和离散系数,度量情感特征词极性偏好所包含的区分度和稳定性,生成情感特征词极性指标;然后,使用该指标改进TF-IDF模型的情感特征词权重;最后,基于改进的TF-IDF模型,使用带决策函数的有监督分类算法计算情感文本的极性得分,并与词典模型所得的极性得分进行调和平均,得到情感文本综合极性得分。
陈思蕊,袁三男,李文龙,王渝鑫
摘要:
基于i.MX6ULL嵌入式平台和gSOAP技术,设计了电力机房动环监控系统。通过采用分布式架构,实现了服务端与客户端的通信。该系统实时监控机房运行状态,如温度、湿度、电压、电流等环境参数,支持远程设备控制和管理;同时,提供实时数据展示和历史数据查询功能,方便用户监控和分析机房运行状态。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优点,有效提高了机房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郭文强,陈歆羡,吉杰
摘要:
He/CF4等离子体在表面改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一维流体模型对大气压He/CF4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分析等离子体在放电过程中各粒子的浓度以及各反应的贡献率,研究了不同放电参数(放电间隙、介质板厚度和相对介电常数)对等离子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碰撞反应在各活性粒子的生成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同放电参数对各粒子浓度和产物粒子的反应贡献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封面和目录
-
摘要:
特约专栏:风电运行与控制技术
-
摘要:
瞿晟珉,黄玲玲
摘要:
近年来,次/超同步振荡(S/SSO)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在建立了直驱风电机组与直驱风电场等值阻抗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直驱风电场发生场-网振荡的必要条件,并通过分析机组出力变化对系统导纳模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调整的振荡事故后振荡恢复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能在保持直驱风电场出力水平的基础上消除振荡。
景少伟,魏书荣
摘要:
针对海上风电场疲劳载荷分布不均衡、各机组维护频次不同步而导致运维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疲劳载荷分布的海上风电机组出力优化控制策略。基于风机最小推力系数控制策略有效降低风电场的尾流效应,以疲劳载荷分布均衡为目标优化各机组的疲劳载荷,使各机组维护频次同步,进而降低运维成本。仿真结果表明:与风机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相比,所提策略在实现风电场疲劳载荷均衡分布的同时,使得风电场年发电量提高4.20%。
王硕,贾锋,周全,符杨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MTF-ResNet-ViT的风电机组(WT)精细级联故障预警方法。第1级将SCADA数据转换为马尔可夫转移场图像,利用残差网络提取故障特征,实现WT大部件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并对故障代码数据进行标签与扩充。第2级将标签后数据灰度图像化后,利用视觉变换器建立故障代码预警模型,实现精细故障代码预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标签和扩充故障代码数据,实现精细故障代码早期预警。
智能设备与检测
刘郁冬,李晓华,卢越,曹海东
摘要:
为了解决电机振动噪声多、物理域耦合计算耗时长等问题,提出了基于"FEM+单位力波响应"混合模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振动源快速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单位力波响应计算电机定子结构关键力波宽频带频响函数特性;然后,通过双闭环矢量控制和电磁有限元控制系统-电磁场联合仿真模型,计算得到电磁力二维傅里叶分解结果,将其作为模态参与因子获得电机振动加速度频谱特性;最后,实验验证了"FEM+单位力波响应"混合模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12槽8极IPMSM,恒转矩调速时的振动主要是在4阶和8阶固有频率处,是由4阶力波的14f和8阶力波的fc-3f(其中,f为电机的基频,fc为逆变器的开关频率)分量引起。
邹良川,李晓华
摘要:
对电机模态固有频率的精确计算及准确分析是电机低噪声驱动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用于电动汽车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属于小型电机,机壳和端盖等装置对振动噪声的影响不容忽略,因此对不同电机结构部件以及耦合系统固有频率进行计算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一台12槽8极PMSM,利用有限元软件,考虑了铁心材料的各向异性、弹性模量、浸漆、机壳和端盖连接方式等影响,精确建立了定子铁心结构的计算模型,并用锤击法模态实验验证了有限元仿真模型的精确性。
刘冉,于会群,王国兵
摘要:
为协助操作人员准确判断设备开关状态,越来越多的配电站房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设备状态监测。在智能巡检机器人参与采集图像数据的硬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单激发多框探测器(SSD)图像识别算法,实现了对两相把手式开关的识别。改进SSD算法通过将基于卷积块的注意机制(CBAM)嵌入到SSD算法中,从通道和空间维度中选择有效的特征,抑制不相关的特征,提高模型的识别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SSD算法对开关状态目标检测的平均精度(AP)在98.66%以上,平均精度均值(mAP)为99.10%。相较于传统的SSD算法,改进的SSD算法能更好地识别开关状态,提高变电站智能化水平。
智能电网技术
谭淏升
摘要:
采用异质栅介质结构,加入高k介质Pocket区,对双栅隧穿场效应晶体管进行了改进。通过搭建不同模型,分析了栅介质的长度、介电常数以及Pocket区厚度等参数对器件开态电流Ion、双极性特性、亚阈值摆幅等的影响。TACD仿真结果表明,Ion随介电常数的增大可提升至5.17×10-5 A/μm,且双极性电流也有极大的增幅,亚阈值摆幅因开态电流的改善降低至28.3 mV/dec,而异质栅介质的不同长度对器件性能并无明显影响;在双极性上,Pocket区厚度的增加使得栅漏隧穿宽度增大,双极性电流减小至1.0×10-17 A/μm,抑制了双极性导通,同时对器件其他特性未产生明显影响。
宋振培,张少迪,周品品
摘要:
电力负荷不确定性问题是需求响应不确定性问题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准确、有效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社会正常生产的重要前提。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HI-Informer模型进行电力负荷预测。该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将历史惯性(HI)模型和Informer模型融合。实验结果显示,HI-Informer模型在电力负荷预测中表现出色,其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值高度吻合,成功捕捉了电力负荷趋势和季节性变化。相比之下,其他模型在某些情况下出现了明显的误差,未能有效捕捉相同特征。
杨学信,李谅,傅坚,韩熠,李振坤
摘要:
随着可再生分布式电源(DG)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如何充分利用DG与主网联合对非故障失电区域恢复供电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孤岛与主网联合恢复供电的配合性以及风光荷的波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综合考虑了风光荷的波动性问题,建立了广度与深度优先搜索相结合的动态孤岛划分策略;然后,为实现孤岛与主网联合恢复供电的最优性,建立了具有配合性的两阶段规划模型,一阶段以主网通过重构恢复重要负荷最大化为目标,二阶段以主网和DG孤岛联合恢复重要负荷最大化为目标,两者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能够实现联合恢复供电的整体寻优;最后,利用改进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张壮杰,黄伟
摘要:
为了提高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提出了一种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分别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和碳排放成本最低为目标,利用改进的黏菌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以某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考虑综合需求响应对负荷侧用能起到良好的"削峰填谷"的效果,改进黏菌算法可明显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和碳排放成本,验证了模型和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高玉栋,徐斌,贾瑞
摘要:
节点脆弱性评估对配电网风险预警、安全运行具有关键作用。为此,提出了一种计及设备健康指数的配电网节点脆弱性评估方法。首先,从设备维度出发,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得到节点设备本身和网络中的健康指数,以此得到配电网节点脆弱性预评估方案;然后,针对配电网的辐射状特性,在系统维度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风险理论,提出了改进评估指标;接着,利用改进评估指标对设备维度下配电网节点脆弱性预评估方案进行再辨识,得到配电网节点脆弱性排序;最后,以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为例,对算例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其他文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其他研究
王康静,钱江海
摘要:
针对传统情感文本分类算法存在情感特征词的极性偏好区分度较低和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词频-逆文本频率(TF-IDF)模型与词典模型相融合的情感文本分类算法。首先,通过情感特征词在不同情感类型语料中的频率分布和离散系数,度量情感特征词极性偏好所包含的区分度和稳定性,生成情感特征词极性指标;然后,使用该指标改进TF-IDF模型的情感特征词权重;最后,基于改进的TF-IDF模型,使用带决策函数的有监督分类算法计算情感文本的极性得分,并与词典模型所得的极性得分进行调和平均,得到情感文本综合极性得分。
陈思蕊,袁三男,李文龙,王渝鑫
摘要:
基于i.MX6ULL嵌入式平台和gSOAP技术,设计了电力机房动环监控系统。通过采用分布式架构,实现了服务端与客户端的通信。该系统实时监控机房运行状态,如温度、湿度、电压、电流等环境参数,支持远程设备控制和管理;同时,提供实时数据展示和历史数据查询功能,方便用户监控和分析机房运行状态。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优点,有效提高了机房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郭文强,陈歆羡,吉杰
摘要:
He/CF4等离子体在表面改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一维流体模型对大气压He/CF4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分析等离子体在放电过程中各粒子的浓度以及各反应的贡献率,研究了不同放电参数(放电间隙、介质板厚度和相对介电常数)对等离子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碰撞反应在各活性粒子的生成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同放电参数对各粒子浓度和产物粒子的反应贡献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封面和目录
-
摘要:
特约专栏:风电运行与控制技术
-
摘要:
瞿晟珉,黄玲玲
摘要:
近年来,次/超同步振荡(S/SSO)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在建立了直驱风电机组与直驱风电场等值阻抗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直驱风电场发生场-网振荡的必要条件,并通过分析机组出力变化对系统导纳模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调整的振荡事故后振荡恢复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能在保持直驱风电场出力水平的基础上消除振荡。
景少伟,魏书荣
摘要:
针对海上风电场疲劳载荷分布不均衡、各机组维护频次不同步而导致运维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疲劳载荷分布的海上风电机组出力优化控制策略。基于风机最小推力系数控制策略有效降低风电场的尾流效应,以疲劳载荷分布均衡为目标优化各机组的疲劳载荷,使各机组维护频次同步,进而降低运维成本。仿真结果表明:与风机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相比,所提策略在实现风电场疲劳载荷均衡分布的同时,使得风电场年发电量提高4.20%。
王硕,贾锋,周全,符杨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MTF-ResNet-ViT的风电机组(WT)精细级联故障预警方法。第1级将SCADA数据转换为马尔可夫转移场图像,利用残差网络提取故障特征,实现WT大部件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并对故障代码数据进行标签与扩充。第2级将标签后数据灰度图像化后,利用视觉变换器建立故障代码预警模型,实现精细故障代码预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标签和扩充故障代码数据,实现精细故障代码早期预警。
智能设备与检测
刘郁冬,李晓华,卢越,曹海东
摘要:
为了解决电机振动噪声多、物理域耦合计算耗时长等问题,提出了基于"FEM+单位力波响应"混合模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振动源快速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单位力波响应计算电机定子结构关键力波宽频带频响函数特性;然后,通过双闭环矢量控制和电磁有限元控制系统-电磁场联合仿真模型,计算得到电磁力二维傅里叶分解结果,将其作为模态参与因子获得电机振动加速度频谱特性;最后,实验验证了"FEM+单位力波响应"混合模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12槽8极IPMSM,恒转矩调速时的振动主要是在4阶和8阶固有频率处,是由4阶力波的14f和8阶力波的fc-3f(其中,f为电机的基频,fc为逆变器的开关频率)分量引起。
邹良川,李晓华
摘要:
对电机模态固有频率的精确计算及准确分析是电机低噪声驱动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用于电动汽车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属于小型电机,机壳和端盖等装置对振动噪声的影响不容忽略,因此对不同电机结构部件以及耦合系统固有频率进行计算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一台12槽8极PMSM,利用有限元软件,考虑了铁心材料的各向异性、弹性模量、浸漆、机壳和端盖连接方式等影响,精确建立了定子铁心结构的计算模型,并用锤击法模态实验验证了有限元仿真模型的精确性。
刘冉,于会群,王国兵
摘要:
为协助操作人员准确判断设备开关状态,越来越多的配电站房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设备状态监测。在智能巡检机器人参与采集图像数据的硬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单激发多框探测器(SSD)图像识别算法,实现了对两相把手式开关的识别。改进SSD算法通过将基于卷积块的注意机制(CBAM)嵌入到SSD算法中,从通道和空间维度中选择有效的特征,抑制不相关的特征,提高模型的识别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SSD算法对开关状态目标检测的平均精度(AP)在98.66%以上,平均精度均值(mAP)为99.10%。相较于传统的SSD算法,改进的SSD算法能更好地识别开关状态,提高变电站智能化水平。
智能电网技术
谭淏升
摘要:
采用异质栅介质结构,加入高k介质Pocket区,对双栅隧穿场效应晶体管进行了改进。通过搭建不同模型,分析了栅介质的长度、介电常数以及Pocket区厚度等参数对器件开态电流Ion、双极性特性、亚阈值摆幅等的影响。TACD仿真结果表明,Ion随介电常数的增大可提升至5.17×10-5 A/μm,且双极性电流也有极大的增幅,亚阈值摆幅因开态电流的改善降低至28.3 mV/dec,而异质栅介质的不同长度对器件性能并无明显影响;在双极性上,Pocket区厚度的增加使得栅漏隧穿宽度增大,双极性电流减小至1.0×10-17 A/μm,抑制了双极性导通,同时对器件其他特性未产生明显影响。
宋振培,张少迪,周品品
摘要:
电力负荷不确定性问题是需求响应不确定性问题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准确、有效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社会正常生产的重要前提。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HI-Informer模型进行电力负荷预测。该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将历史惯性(HI)模型和Informer模型融合。实验结果显示,HI-Informer模型在电力负荷预测中表现出色,其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值高度吻合,成功捕捉了电力负荷趋势和季节性变化。相比之下,其他模型在某些情况下出现了明显的误差,未能有效捕捉相同特征。
杨学信,李谅,傅坚,韩熠,李振坤
摘要:
随着可再生分布式电源(DG)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如何充分利用DG与主网联合对非故障失电区域恢复供电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孤岛与主网联合恢复供电的配合性以及风光荷的波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综合考虑了风光荷的波动性问题,建立了广度与深度优先搜索相结合的动态孤岛划分策略;然后,为实现孤岛与主网联合恢复供电的最优性,建立了具有配合性的两阶段规划模型,一阶段以主网通过重构恢复重要负荷最大化为目标,二阶段以主网和DG孤岛联合恢复重要负荷最大化为目标,两者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能够实现联合恢复供电的整体寻优;最后,利用改进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张壮杰,黄伟
摘要:
为了提高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提出了一种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分别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和碳排放成本最低为目标,利用改进的黏菌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以某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考虑综合需求响应对负荷侧用能起到良好的"削峰填谷"的效果,改进黏菌算法可明显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和碳排放成本,验证了模型和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高玉栋,徐斌,贾瑞
摘要:
节点脆弱性评估对配电网风险预警、安全运行具有关键作用。为此,提出了一种计及设备健康指数的配电网节点脆弱性评估方法。首先,从设备维度出发,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得到节点设备本身和网络中的健康指数,以此得到配电网节点脆弱性预评估方案;然后,针对配电网的辐射状特性,在系统维度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风险理论,提出了改进评估指标;接着,利用改进评估指标对设备维度下配电网节点脆弱性预评估方案进行再辨识,得到配电网节点脆弱性排序;最后,以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为例,对算例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其他文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其他研究
王康静,钱江海
摘要:
针对传统情感文本分类算法存在情感特征词的极性偏好区分度较低和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词频-逆文本频率(TF-IDF)模型与词典模型相融合的情感文本分类算法。首先,通过情感特征词在不同情感类型语料中的频率分布和离散系数,度量情感特征词极性偏好所包含的区分度和稳定性,生成情感特征词极性指标;然后,使用该指标改进TF-IDF模型的情感特征词权重;最后,基于改进的TF-IDF模型,使用带决策函数的有监督分类算法计算情感文本的极性得分,并与词典模型所得的极性得分进行调和平均,得到情感文本综合极性得分。
陈思蕊,袁三男,李文龙,王渝鑫
摘要:
基于i.MX6ULL嵌入式平台和gSOAP技术,设计了电力机房动环监控系统。通过采用分布式架构,实现了服务端与客户端的通信。该系统实时监控机房运行状态,如温度、湿度、电压、电流等环境参数,支持远程设备控制和管理;同时,提供实时数据展示和历史数据查询功能,方便用户监控和分析机房运行状态。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优点,有效提高了机房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郭文强,陈歆羡,吉杰
摘要:
He/CF4等离子体在表面改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一维流体模型对大气压He/CF4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分析等离子体在放电过程中各粒子的浓度以及各反应的贡献率,研究了不同放电参数(放电间隙、介质板厚度和相对介电常数)对等离子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碰撞反应在各活性粒子的生成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同放电参数对各粒子浓度和产物粒子的反应贡献率产生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