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 2020-08-30 |
|
|
|
收稿日期: 2020-03-18
中图法分类号: TP311;TP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8299(2020)04-0374-05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监督下降法(SDM)及加权均值滤波的人脸美化系统。该系统首先采用SDM实现人脸关键点定位,接着采用交互式图像变形实现人脸局部变形,最后采用表面模糊算法实现肤质调整。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人脸美化系统相比,该系统可通过调整修图的力度达到瘦脸、美目、去斑等人脸美化效果,同时美化后的图片保留原图的清晰度和细节特征信息。
关键词
监督下降算法; 自动人脸美化系统; 人脸关键点定位; 人脸局部变形
Abstract
A new face beauty system based on SDM and weighted mean filtering is presented.Firstly, the system uses Supervised Descent Method to realize the key point positioning of the face.Secondly, it uses Interactive Image Warping to realize the local deformation of the face.Thirdly, it uses the surface blur algorithm to adjust the skin texture.Compared with other facial beauty systems, the system can adjust the intensity of retouching to achieve face beautification effects such as face thinning, eye beautification, and speckle reduction.At the same time, the picture after the beautification of this system can still retain the definition and detail feature information of the primitive image.
Key words
supervised descent method; automatic face beauty system; face key point location; local facial deformation
数码影像器材使得成像分辨率越来越高, 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人脸中的所有细节信息, 包括斑点、皱纹等影响美观的因素。人脸美化技术在较完整地保留脸部细节等信息的前提下较好地去除掉人脸皮肤上的不理想因素, 达到人脸美化的效果。由于其在电视机、数码相机、摄像机、手机、投影仪以及视频会议等多媒体系统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使得这一技术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ARAKAWA K[1]提出了一种基于
本文根据我国乃至亚洲人民的主流审美准则设计了一套对人像图片进行自动修图的人脸美化系统。该系统首先采用监督下降法(Supervised Descent Method, SDM)[4]来实现人脸关键点定位; 其次采用交互式图像变形实现人脸局部变形; 最后采用一种加权均值滤波对人像进行表面模糊处理, 实现肤质调整。相比传统人脸美化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调整修图的力度来达到瘦脸、美目、去斑等人脸美化的效果。同时, 美化后的图片保留了原图的清晰度和细节特征信息。
1 自动人脸美化系统
该自动人脸美化系统包含3个主要功能:人脸关键点定位、五官调整和肤质调整。首先输入一张人像图片, 该系统根据用户的选择(五官调整、肤质调整)进行不同功能的自动修图, 并输出修图结果。人脸美化系统框图如图 1所示。
2 系统相关功能实现
要实现该系统中的五官调整和关键点位置调整功能, 首先要识别图中人脸关键特征位置(如瞳孔、嘴角、鼻尖等), 才能针对脸型、五官进行局部美化。
2.1 人脸关键点定位的实现
本文采用SDM算法实现人脸关键点定位。SDM算法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训练部分, 目的是通过大量样本的训练得到从平均形状提取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SIFT)与平均形状到真实形状偏移量的数学关系; 第二部分是定位部分, 目的是利用训练结果求解测试图片的关键点位置。
2.1.1 训练部分
训练部分包括计算平均脸和用平均脸回归到真实脸两步。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 首先准备一个人脸样本集, 样本集可以用手动标定的方式获得, 也可以从网络下载标定好的人脸库(LFPW和AFW等)。本文采用手动标定的方式, 对每张图片记录关键点坐标, 总共标定了240张人脸图片。每张图片取关键点的位置如图 2所示。
步骤2 取一份样本副本, 对该副本的所有人脸图像进行对齐, 求出平均脸的位置。对齐采用普氏分析法[5], 先根据两幅图片的关键点坐标矩阵, 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仿射变换矩阵, 再用仿射变换把一幅图对齐到另一幅图。以上步骤完成了整个样本的一次粗对齐, 反复对齐样本直到收敛, 得到较准确的对齐结果。对对齐后的关键点取均值, 并用EmguCV中的Haar方法对对齐后的人脸图片计算人脸矩形框, 同样取均值, 得到平均关键点与平均人脸的相对位置。
步骤3 计算平均关键点到真实关键点的回归矩阵。首先, 取另一份样本副本, 为消除手动标定关键点时未计算方向的影响, 先用Haar方法对每幅图片计算双眼的粗略位置, 以双眼为参照旋转样本图片使人脸大致摆正。其次, 把平均关键点用仿射变换方法放到每幅图片的人脸矩形框中。接着, 从平均关键点处提取SIFT特征向量。然后, 依次对每个关键点求解回归矩阵。把从同一下标的关键点在每幅图中提取的特征向量串成一个特征矩阵
$ \mathit{\boldsymbol{X}} = \frac{\mathit{\boldsymbol{R}}}{\mathit{\boldsymbol{I}}} $ | (1) |
该方程表示从平均形状提取的SIFT特征与平均形状到真实形状偏移量的数学关系, 可以用最小二乘法公式解出, 即
$ \mathit{\boldsymbol{X}} = {\left( {{\mathit{\boldsymbol{I}}^{\rm{T}}}\mathit{\boldsymbol{I}}} \right)^{ - 1}}{\mathit{\boldsymbol{I}}^{\rm{T}}}\mathit{\boldsymbol{R}} $ | (2) |
用式(2)求出所有关键点的回归矩阵, 即得到第一次回归的矩阵集合。使用求得的回归矩阵对每幅图像的平均关键点进行修正, 用修正结果取代原来的平均关键点, 作为下一次解回归方程的输入数据。训练到一定次数时结束训练。第一次回归结果如图 3所示。
2.1.2 定位部分
利用训练部分得到的级联回归矩阵集合, 对样本图片进行关键点定位。具体步骤为:首先, 用Haar方法粗定位出图片中的人脸矩形框, 以双眼为参照旋转图片使人脸大致摆正; 其次, 把平均关键点用仿射变换放置矩形框中; 接着计算每个平均关键点处的SIFT特征向量, 把特征向量与对应的回归矩阵相乘, 得到平均关键点到真实关键点的坐标偏移量。最后把平均关键点与偏移量相加, 得到真实关键点的预测坐标。
2.2 用交互式图像扭曲方法实现可修改参数的五官微调
自动人脸美化系统需要具备的五官调整功能(如双眼增大、瘦脸等), 可通过图像局部变形技术实现。本文采用交互式图像变形算法[6]。该算法的思想是:给定一个点
局部平移的函数关系为
$ \mathit{\boldsymbol{u}} = \mathit{\boldsymbol{x}} - {\left( {\frac{{r_{\max }^2 - |\mathit{\boldsymbol{x}} - \mathit{\boldsymbol{c}}{|^2}}}{{\left( {r_{\max }^2 - |\mathit{\boldsymbol{x}} - \mathit{\boldsymbol{c}}{|^2}} \right) + |\mathit{\boldsymbol{m}} - \mathit{\boldsymbol{c}}{|^2}}}} \right)^2}(\mathit{\boldsymbol{m}} - \mathit{\boldsymbol{c}}) $ | (3) |
式中:
局部缩放的函数关系为
$ f_{s}(r)=\left[1-\left(\frac{r}{r_{\max }}-1\right)^{2} \alpha\right] r $ | (4) |
式中:
当
2.2.1 脸型胖瘦的参数计算
2.2.2 双眼缩放的参数计算
2.2.3 用双线性插值计算浮点坐标颜色
双线性插值[7]是一种计算浮点坐标颜色的方法。该方法能让图片在缩放过程中保持平滑过渡。假设4个已知像素值的点的坐标分别为(0, 0), (0, 1), (1, 0), (1, 1), 使用双线性插值求点(
$ \begin{aligned} f(x, y) \approx & f(0, 0)(1-x)(1-y)+\\ & f(1, 0) x(1-y)+\\ & f(0, 1)(1-x) y+f(1, 1) x y \end{aligned} $ | (5) |
或者用矩阵运算表示为
$ \begin{array}{l} f(x, y) \approx \\ {\left[\begin{array}{lll} 1 & -x & x \end{array}\right]\left[\begin{array}{ll} f(0, 0) & f(0, 1) \\ f(1, 0) & f(1, 1) \end{array}\right]\left[\begin{array}{c} 1-y \\ y \end{array}\right]} \end{array} $ | (6) |
2.3 肤质调整功能实现
自动人脸美化系统需要具备的肤质调整功能可以用保边的图像滤波算法实现。本文采用表面模糊算法[8]。该算法的实质是一种加权均值滤波。
首先, 输入模糊半径
其次, 对图像中的单个像素点
$ w_{i}=1-\frac{\left|x_{i}-x_{0}\right|}{2.5 Y} $ | (7) |
式中:
接着, 根据
$ x=\frac{\sum w_{i} x_{i}}{\sum w_{i}} $ | (8) |
最后, 对原图中的所有点计算新像素值, 得到表面模糊的结果。
根据上述计算过程可知, 对于一幅400×400像素大小的三通道彩色图片, 如果模糊半径
$ \left\{ \begin{array}{l} w[i] = w[511 - i] = 2500 - \frac{{1000(i - 256)}}{Y}, \\ \;\;\;\;\;\;\;\;\;256 \le i < k\\ w[i] = w[511 - i] = 0, \;\;\;\;k \le i < 512 \end{array} \right. $ | (9) |
式中:
3 实验结果与比较
3.1 关键点定位训练测试结果
本系统采用SDM算法实现关键点定位。首先采用SDM训练得到均值关键点和级联回归矩阵组, 接着将训练好的均值关键点在待测图像上提取特征向量, 再和回归矩阵相乘, 得到均值关键点坐标到真实关键点的偏移量, 最后把均值关键点与偏移量相加, 得到真实关键点的预测坐标。使用训练好的回归矩阵数组对20张不在训练集中的人脸图片进行测试, 其中18幅人脸关键点定位准确, 2幅人脸关键点定位不太准确。部分图像如图 6所示。可见, 基于SDM的人脸关键点定位算法适合正面人脸, 侧面人脸定位算法的鲁棒性有待提高。
3.2 五官调整测试结果
采用交互式图像扭曲, 结合已经定位出的关键点, 实现五官调整, 结果如图 7所示。
3.3 肤质调整测试结果
4 结语
本文提出的自动人脸美化系统主要包含3个部分, 分别是人脸关键点定位算法、人像局部五官调整和平滑皮肤。每个部分均采用时下效果显著的算法以实现功能,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优化, 尤其是在皮肤平滑方面, 采用加权中值滤波效果显著。但是在人脸关键点定位部分, 存在一定的误差。后续研究将进一步探索新的关键点定位算法, 以提升定位精确度。
参考文献
-
[1]ARAKAWA K.Nonlinear digital filters for beautifying facial images in multimedia systems[C]//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ircuits and Systems.Vancouver, Canada: IEEE, 2004: 429-432.
-
[2]LEE C, SCHRAMM M T, BOUTIN M, et al.An algorithm for automatic skin smoothing in digital portraits[C]//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Cairo, Egypt: IEEE, 2009: 3149-3152.
-
[3]韩静亮, 赵曦, 赵群飞, 等. 基于迭代多级中值滤波的人脸美化算法[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0(5): 227-229.
-
[4]XIONG X, TORRE F D L.Supervised descen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face alignment[C]//Proceedings of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CVPR).Portland, USA: IEEE, 2013: 532-539.
-
[5]GOWER J G. Procrustes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 2001, 39(4): 12141-12143.
-
[6]ANDREAS G.Interactive image warping[D].Finland: 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993.
-
[7]KIRKLAND E J.Bilinear interpolation[M].NY, USA: Advanced Computing in Electron Microscopy, 2010: 261-263.
-
[8]雪拂心尘.Photoshop理论教程: 对表面模糊滤镜的深度探索[EB/OL].(2009-11-07)[2020-02-18].http://www.missyuan.com/thread-428384-1-1.html.
-
[9]Imageshop.O(1)效率的表面模糊算法优化[EB/OL].(2016-10-24)[2020-02-18].https://www.cnblogs.com/Imageshop/p/5995093.html.
-
[10]张挺, 张安勤, 孙超超. 一种基于MPS的图像重建方法[J]. 上海电力学报, 2017, 33(4): 31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