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第16卷第1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显示方式:
    论文
  • 赵宪萍,孙坚荣,杨平,徐兆龙
    2000,16(1):1-7 doi:
    摘要:
    对热态飞灰磨损试验系统的测量与计算误差进行分析,并且进行了试验系统的稳定性与复现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复现性能良好,能较精确和稳定地反映试验数据,是热态飞灰磨损研究的有力工具.另外,文中还详细叙述了试验的步骤和试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 杨延,薛来,刘永昌
    2000,16(1):8-12 doi:
    摘要:
    介绍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电厂高纯水中的痕量氯离子的方法.该法采用AgCl沉淀,测定剩余Ag间接求出氯离子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2.3%~8.6%,回收率在94%- 103%,灵敏度(1%A)为 0.029mg/L.
  • 徐进,孙兴进
    2000,16(1):13-17 doi:
    摘要:
    针对现有的步进电动机速度控制规律不易实现、灵活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用定时方法实现指数型最佳升降频的控制.试验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 王淑君,刘小洛
    2000,16(1):18-24 doi:
    摘要:
    介绍了用电营业系统中业扩子系统的实现,对实现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 苗世洪,刘沛
    2000,16(1):25-28 doi:
    摘要:
    变压器纵差保护作为变压器保护的主保护,要求它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速动性、灵敏性和选择性,历年来纵差保护误动,总有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极性接反的事故教训.介绍一种非常实用的变压器纵差保护接线正确性的检查方法──六角图方法,给出实验原理及测试实例.该方法无论对常规变压器差动保护,还是对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接线正确性检查均具有普遍意义.
  • 龚云峰,吴春华,丁桓如
    2000,16(1):29-32 doi:
    摘要:
    通过天然水中主要有机物及树脂溶出物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静态、动态吸附试验,发现树脂溶出物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着能力较强;但比天然水中有机物的吸着能力差,阴树脂对阳树脂溶出物的吸着能力远大于阳树脂对阴树脂溶出物的吸着.另外,还研究了阳、阴及混合树脂的动态循环溶出特征.
  • 黄跃明,黄东海
    2000,16(1):33-37 doi:
    摘要:
    提出一种新的无功补偿控制方法,该方法可通过坐标变换得到瞬时虚功率,然后再进行反变换得到逆变器开关驱动信号,以达到控制无功功率的目的,通过对线性和非线性负荷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 王如玫,陈季权,陆文雄
    2000,16(1):38-42 doi:
    摘要:
    提出了一个永磁直流微电机的动态电模拟电路.据此可以对包含此类电机的电子稳速 电路作动态数值分析,并可把该类电机作为一个元件,应用在电路分析的软件中,用以对包含该类 电机的系统进行动态分析.
  • 陈中华
    2000,16(1):50-54 doi:
    摘要:
    在工科大学物理教材中,光子动量与能量的关系式,均用首先设定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 由运动粒子的能量与动量的关系式推出或直接给出.本文结出另外一种推导方法,即根据狭义相 对论原理及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推导该关系式.
  • 袁仲雄,魏国强,马磊
    2000,16(1):55-60 doi:
    摘要: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是利用计算机系统提供一个共享环境,使为完成共同任务而合作的群组成员能有机地结合、有效地合作计算机远程教学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需要参与教育的教学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合作,所以,计算机远程教学是一种群组工作为了用计算机网络支持远程教学,建立了基于CSCW的群组工作模型,并讨论了该模型的任务,群组活动的特征和计算机支持技术,为远程教学系统的建设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
  • 谈蓓月,膝跃民
    2000,16(1):61-65 doi:
    摘要:
    述了人体工程学在计算机教室总体布局中的应用,指出计算机教室总体布局必须以人 为核心,通过对视角与照明,视角、照明与对比度以及视距、身体姿势等相互关系的研究,确定显 示系统与灯光照明的布局,设计时还应考虑人体尺寸、体能等生理因素和心理空间、心理疲劳 等心理因素.同时还简要阐述了计算机教室总体布局应考虑的技术问题,如显示系统的布局、空 间位置的布局及环境等,并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
  • 赵琼,支秋林,蔡勇承
    2000,16(1):66-70 doi:
    摘要:
    杨树浦发电厂引进的德国机组,在控制方面打破常规,采用分散控制系统.虽然一次性造价有所提高,但从长远利益来考虑可节省大量费用,简化运行人员的操作,确保机组的安全.因而今后国内机组无论是300MW还是125MW控制系统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是发展的方向.
  • 尹铁路,闻人勤,丁桓如
    2000,16(1):71-74 doi:
    摘要:
    通过水处理中活性炭床滤速试验,验证了吸附水中有机物活性炭床流速不应大于10m/h,吸附水中余氯的活性炭床流速可小于20m/h.与现行的DL/T5068—1996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相符合.
  • 苗军
    2000,16(1):75-82 doi:
    摘要:
    主要介绍美国L&N公司MAX-1000分散控制系统结构及功能特点,并对其专利技术DEB-400方案在如何解决协调控制过程中机、炉两侧互相影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L&N公司采用能量信号代替机组功率信号的优点,同时对MAX-1000分散控制系统中协调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进行了叙述.
  • 肖南,马聿秋
    2000,16(1):83-86 doi:
    [ 摘要 (935)] [ PDF () ] [HTML()]
    摘要:
    对我院631名中老年教职工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82.25%的中老年教职工至少患有1种疾病,最多的患有5种疾病.许多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等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并与体重的增加呈正相关关系.得出的统计数据为高校的中老年教职工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论文
  • 赵宪萍,孙坚荣,杨平,徐兆龙
    2000,16(1):1-7 doi:
    摘要:
    对热态飞灰磨损试验系统的测量与计算误差进行分析,并且进行了试验系统的稳定性与复现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复现性能良好,能较精确和稳定地反映试验数据,是热态飞灰磨损研究的有力工具.另外,文中还详细叙述了试验的步骤和试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 杨延,薛来,刘永昌
    2000,16(1):8-12 doi:
    摘要:
    介绍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电厂高纯水中的痕量氯离子的方法.该法采用AgCl沉淀,测定剩余Ag间接求出氯离子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2.3%~8.6%,回收率在94%- 103%,灵敏度(1%A)为 0.029mg/L.
  • 徐进,孙兴进
    2000,16(1):13-17 doi:
    摘要:
    针对现有的步进电动机速度控制规律不易实现、灵活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用定时方法实现指数型最佳升降频的控制.试验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 王淑君,刘小洛
    2000,16(1):18-24 doi:
    摘要:
    介绍了用电营业系统中业扩子系统的实现,对实现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 苗世洪,刘沛
    2000,16(1):25-28 doi:
    摘要:
    变压器纵差保护作为变压器保护的主保护,要求它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速动性、灵敏性和选择性,历年来纵差保护误动,总有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极性接反的事故教训.介绍一种非常实用的变压器纵差保护接线正确性的检查方法──六角图方法,给出实验原理及测试实例.该方法无论对常规变压器差动保护,还是对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接线正确性检查均具有普遍意义.
  • 龚云峰,吴春华,丁桓如
    2000,16(1):29-32 doi:
    摘要:
    通过天然水中主要有机物及树脂溶出物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静态、动态吸附试验,发现树脂溶出物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着能力较强;但比天然水中有机物的吸着能力差,阴树脂对阳树脂溶出物的吸着能力远大于阳树脂对阴树脂溶出物的吸着.另外,还研究了阳、阴及混合树脂的动态循环溶出特征.
  • 黄跃明,黄东海
    2000,16(1):33-37 doi:
    摘要:
    提出一种新的无功补偿控制方法,该方法可通过坐标变换得到瞬时虚功率,然后再进行反变换得到逆变器开关驱动信号,以达到控制无功功率的目的,通过对线性和非线性负荷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 王如玫,陈季权,陆文雄
    2000,16(1):38-42 doi:
    摘要:
    提出了一个永磁直流微电机的动态电模拟电路.据此可以对包含此类电机的电子稳速 电路作动态数值分析,并可把该类电机作为一个元件,应用在电路分析的软件中,用以对包含该类 电机的系统进行动态分析.
  • 陈中华
    2000,16(1):50-54 doi:
    摘要:
    在工科大学物理教材中,光子动量与能量的关系式,均用首先设定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 由运动粒子的能量与动量的关系式推出或直接给出.本文结出另外一种推导方法,即根据狭义相 对论原理及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推导该关系式.
  • 袁仲雄,魏国强,马磊
    2000,16(1):55-60 doi:
    摘要: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是利用计算机系统提供一个共享环境,使为完成共同任务而合作的群组成员能有机地结合、有效地合作计算机远程教学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需要参与教育的教学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合作,所以,计算机远程教学是一种群组工作为了用计算机网络支持远程教学,建立了基于CSCW的群组工作模型,并讨论了该模型的任务,群组活动的特征和计算机支持技术,为远程教学系统的建设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
  • 谈蓓月,膝跃民
    2000,16(1):61-65 doi:
    摘要:
    述了人体工程学在计算机教室总体布局中的应用,指出计算机教室总体布局必须以人 为核心,通过对视角与照明,视角、照明与对比度以及视距、身体姿势等相互关系的研究,确定显 示系统与灯光照明的布局,设计时还应考虑人体尺寸、体能等生理因素和心理空间、心理疲劳 等心理因素.同时还简要阐述了计算机教室总体布局应考虑的技术问题,如显示系统的布局、空 间位置的布局及环境等,并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
  • 赵琼,支秋林,蔡勇承
    2000,16(1):66-70 doi:
    摘要:
    杨树浦发电厂引进的德国机组,在控制方面打破常规,采用分散控制系统.虽然一次性造价有所提高,但从长远利益来考虑可节省大量费用,简化运行人员的操作,确保机组的安全.因而今后国内机组无论是300MW还是125MW控制系统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是发展的方向.
  • 尹铁路,闻人勤,丁桓如
    2000,16(1):71-74 doi:
    摘要:
    通过水处理中活性炭床滤速试验,验证了吸附水中有机物活性炭床流速不应大于10m/h,吸附水中余氯的活性炭床流速可小于20m/h.与现行的DL/T5068—1996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相符合.
  • 苗军
    2000,16(1):75-82 doi:
    摘要:
    主要介绍美国L&N公司MAX-1000分散控制系统结构及功能特点,并对其专利技术DEB-400方案在如何解决协调控制过程中机、炉两侧互相影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L&N公司采用能量信号代替机组功率信号的优点,同时对MAX-1000分散控制系统中协调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进行了叙述.
  • 肖南,马聿秋
    2000,16(1):83-86 doi:
    [ 摘要 (935)] [ PDF () ] [HTML()]
    摘要:
    对我院631名中老年教职工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82.25%的中老年教职工至少患有1种疾病,最多的患有5种疾病.许多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等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并与体重的增加呈正相关关系.得出的统计数据为高校的中老年教职工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论文
  • 赵宪萍,孙坚荣,杨平,徐兆龙
    2000,16(1):1-7 doi:
    摘要:
    对热态飞灰磨损试验系统的测量与计算误差进行分析,并且进行了试验系统的稳定性与复现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复现性能良好,能较精确和稳定地反映试验数据,是热态飞灰磨损研究的有力工具.另外,文中还详细叙述了试验的步骤和试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 杨延,薛来,刘永昌
    2000,16(1):8-12 doi:
    摘要:
    介绍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电厂高纯水中的痕量氯离子的方法.该法采用AgCl沉淀,测定剩余Ag间接求出氯离子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2.3%~8.6%,回收率在94%- 103%,灵敏度(1%A)为 0.029mg/L.
  • 徐进,孙兴进
    2000,16(1):13-17 doi:
    摘要:
    针对现有的步进电动机速度控制规律不易实现、灵活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用定时方法实现指数型最佳升降频的控制.试验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 王淑君,刘小洛
    2000,16(1):18-24 doi:
    摘要:
    介绍了用电营业系统中业扩子系统的实现,对实现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 苗世洪,刘沛
    2000,16(1):25-28 doi:
    摘要:
    变压器纵差保护作为变压器保护的主保护,要求它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速动性、灵敏性和选择性,历年来纵差保护误动,总有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极性接反的事故教训.介绍一种非常实用的变压器纵差保护接线正确性的检查方法──六角图方法,给出实验原理及测试实例.该方法无论对常规变压器差动保护,还是对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接线正确性检查均具有普遍意义.
  • 龚云峰,吴春华,丁桓如
    2000,16(1):29-32 doi:
    摘要:
    通过天然水中主要有机物及树脂溶出物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静态、动态吸附试验,发现树脂溶出物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着能力较强;但比天然水中有机物的吸着能力差,阴树脂对阳树脂溶出物的吸着能力远大于阳树脂对阴树脂溶出物的吸着.另外,还研究了阳、阴及混合树脂的动态循环溶出特征.
  • 黄跃明,黄东海
    2000,16(1):33-37 doi:
    摘要:
    提出一种新的无功补偿控制方法,该方法可通过坐标变换得到瞬时虚功率,然后再进行反变换得到逆变器开关驱动信号,以达到控制无功功率的目的,通过对线性和非线性负荷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 王如玫,陈季权,陆文雄
    2000,16(1):38-42 doi:
    摘要:
    提出了一个永磁直流微电机的动态电模拟电路.据此可以对包含此类电机的电子稳速 电路作动态数值分析,并可把该类电机作为一个元件,应用在电路分析的软件中,用以对包含该类 电机的系统进行动态分析.
  • 陈中华
    2000,16(1):50-54 doi:
    摘要:
    在工科大学物理教材中,光子动量与能量的关系式,均用首先设定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 由运动粒子的能量与动量的关系式推出或直接给出.本文结出另外一种推导方法,即根据狭义相 对论原理及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推导该关系式.
  • 袁仲雄,魏国强,马磊
    2000,16(1):55-60 doi:
    摘要: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是利用计算机系统提供一个共享环境,使为完成共同任务而合作的群组成员能有机地结合、有效地合作计算机远程教学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需要参与教育的教学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合作,所以,计算机远程教学是一种群组工作为了用计算机网络支持远程教学,建立了基于CSCW的群组工作模型,并讨论了该模型的任务,群组活动的特征和计算机支持技术,为远程教学系统的建设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
  • 谈蓓月,膝跃民
    2000,16(1):61-65 doi:
    摘要:
    述了人体工程学在计算机教室总体布局中的应用,指出计算机教室总体布局必须以人 为核心,通过对视角与照明,视角、照明与对比度以及视距、身体姿势等相互关系的研究,确定显 示系统与灯光照明的布局,设计时还应考虑人体尺寸、体能等生理因素和心理空间、心理疲劳 等心理因素.同时还简要阐述了计算机教室总体布局应考虑的技术问题,如显示系统的布局、空 间位置的布局及环境等,并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
  • 赵琼,支秋林,蔡勇承
    2000,16(1):66-70 doi:
    摘要:
    杨树浦发电厂引进的德国机组,在控制方面打破常规,采用分散控制系统.虽然一次性造价有所提高,但从长远利益来考虑可节省大量费用,简化运行人员的操作,确保机组的安全.因而今后国内机组无论是300MW还是125MW控制系统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是发展的方向.
  • 尹铁路,闻人勤,丁桓如
    2000,16(1):71-74 doi:
    摘要:
    通过水处理中活性炭床滤速试验,验证了吸附水中有机物活性炭床流速不应大于10m/h,吸附水中余氯的活性炭床流速可小于20m/h.与现行的DL/T5068—1996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相符合.
  • 苗军
    2000,16(1):75-82 doi:
    摘要:
    主要介绍美国L&N公司MAX-1000分散控制系统结构及功能特点,并对其专利技术DEB-400方案在如何解决协调控制过程中机、炉两侧互相影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L&N公司采用能量信号代替机组功率信号的优点,同时对MAX-1000分散控制系统中协调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进行了叙述.
  • 肖南,马聿秋
    2000,16(1):83-86 doi:
    [ 摘要 (935)] [ PDF () ] [HTML()]
    摘要:
    对我院631名中老年教职工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82.25%的中老年教职工至少患有1种疾病,最多的患有5种疾病.许多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等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并与体重的增加呈正相关关系.得出的统计数据为高校的中老年教职工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