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32卷第1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显示方式:
    封面和目录
  • 赵宪萍,叶桂林,朱崇武,孙坚荣
    摘要:
    冲刷速度是影响飞灰冲蚀磨损的主要因素,速度对冲蚀磨损的影响与温度有着很大的关系.研究了12Cr1MoV合金钢在不同温度时冲刷速度对磨损率的影响,并且用速度指数n表征.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在热态试验中(250~550 ℃),飞灰磨损速度指数为1.006 27~0.827 52;而在常温态试验中,速度指数达到2.95,基本规律为飞灰磨损速度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常温态的相对磨损率明显大于热态时的相对磨损率.
  • 王飞,潘卫国,王文欢,韩涛
    摘要:
    为研究墙式切圆锅炉炉内的燃烧问题,采用Fluent模拟软件,分析了炉内的速度场、温度场和NOx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炉膛燃烧器区横截面的切圆直径随着炉膛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在炉膛中心纵截面上,炉内中心温度低于两侧温度,而且随着炉膛高度的增加,温度先增后降,炉壁附近出现局部高温;NO浓度沿高度方向先升后降.
  • 马昕霞,李永光,周世清,张丽华
    2016,32(1):9-11,40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1.003
    摘要:
    以湿法脱硫塔为研究对象,以紊流模型及颗粒轨道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FLUENT软件计算了脱硫塔内的三维流场.从计算结果来看,脱硫塔塔形、烟气进口形式、脱硫层布置形式等对脱硫塔内的流场都有较大的影响.
  • 韩筱,曹绛敏,张姣阳
    2016,32(1):12-14,45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1.004
    摘要:
    利用商业软件Fluent模拟了烟气在不同流速下流经椭圆H型翅片管的流动和换热过程.利用软件生成了翅片的温度分布云图和烟气的速度云图,比较分析了在不同烟气流速下,翅片的开缝情况对翅片管换热以及阻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横开缝的椭圆H型翅片管与纵开缝的相比,其传热效率更高,阻力更小.
  • 杨思源,田欢,吴江
    摘要: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碳气凝胶,用浸渍法合成锰基高温脱硫剂.利用N2吸附/脱附(BET)、扫描电镜(FESEM)的分析手段对脱硫剂进行物相和微观结构的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硫化温度、载体、气体组分对其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硫化反应温度为850 ℃;脱硫剂在H2条件下硫容大大降低,在CO条件下脱硫剂硫容无明显变化.
  • 电力工程
  • 陈炯,崔律,徐璐琪
    摘要:
    介绍了罗戈夫斯基线圈的基本原理.对比普通罗戈夫斯基线圈传感器,设计了基于印刷线路板(PCB)型罗戈夫斯基线圈的电流传感器,其工作频带为0~1 MHz,测量电流最大可达100 A,测量精度为0.1 A.该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 吴承天,王鲁杨,李然,黄思源,孙皓
    摘要:
    针对传统多电平SVPWM算法需要三角函数运算和大小扇区判断的缺陷,建立了120°坐标系下无扇区空间矢量调制方法.基于传统多电平SVPWM矢量动作的规律,提出了动态矢量控制策略.新优化方法将算法进行统一,并能推广到更高的多电平逆变环境.在Matlab环境下的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 郑欣,马文婧,周仕杰,郭铭海,林亚培
    摘要:
    为满足主动配电网监控和管理过程对标准信息模型的需要,运用IEC61850标准建立主动配电网终端层的信息模型.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和电池储能系统为例,在终端层实现符合主动配电网特征的逻辑设备建模.所设计的IEC61850信息模型能够为主动配电网IEC61850配置文件设计、系统交互消息构建等领域打下模型基础.
  • 温杰,楚瀛,彭富强,王海燕,王宗慧
    摘要:
    针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一次设备,而二次系统可靠性研究相对较少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定量计算继电保护系统静态可靠性的方法.首先根据继电保护系统的物理结构特点抽象出其网络模型;然后,分别计算节点和支路的可靠性;最后,根据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计算得到整个系统正常工作的概率.将算例结果与实际运行统计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 刘建雄,陈宇晨
    摘要:
    分析了现有优化模型的不足之处,从目标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处理多目标优化的方法.综合考虑了安全性、经济性两个方面的因素,建立了短路电流正偏差变量和投资费用正偏差变量最小的目标规划模型.对IEEE30 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算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 电力管理与分析
  • 施泉生,牛沁
    2016,32(1):46-50,65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1.011
    摘要:
    基于配电网特征,建立配电网评估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幂法分析权重,得到权重模部信息,采用灰点评估模部信息的不可靠度,进行权重灰部确定;利用隶属函数来描述各评估指标与评判等级间的隶属关系,即指标模部,结合信息充裕程度和专家经验,确定各评估指标的灰部,进而对配电网安全风险进行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可靠地评估配电网的安全风险状况.
  • 崔树银,高攀
    2016,32(1):51-55,72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1.012
    摘要:
    通过文献阅读、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识别和确认了电煤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风险源,细分后共得到16项次级风险因素;基于事故树分析法,建立了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AGA-AHP),对电煤供应链风险的大小进行了评估.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王安民,蔡圣华,刘骏
    摘要:
    利用2010~2012年中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工业经济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规模报酬不变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定量测算了中国各省市和自治区工业经济全要素能源效率,比较分析了各地区工业能源效率的整体特征及相互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差异较大,工业经济能源消费向高能效地区集中,各地区工业能源效率与其人均收入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相比于广东、上海、北京、天津、福建等处在"效率前沿面"的省市,大多数中西部省市和自治区的工业经济还有较大的节能提效空间.
  • 信息控制
  • 俞静,袁三男
    摘要:
    通过分析双核处理器OMAPL138的双核架构、双核通信组件DSPLINK,以及基本数据流的概念,构建了双核通信中基本数据流的传输流程,并搭建了基于Linux系统的嵌入式交叉编译开发平台,测试实现了通用处理器端任务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端任务的数据传输.
  • 雷景生,郝珈玮
    摘要:
    提出了对电力系统中稳态谐波和暂态谐波的不同检测方法.阐明了小波理论的基本原理,对复合信号进行了小波变换和小波包变换的仿真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对稳态谐波检测时适合采用小波变换,对暂态谐波检测时适合采用小波包变换.
  • 刘璨,崔昊杨,王超群,曾俊冬,唐忠
    摘要:
    针对移动网络在高铁通讯时存在接收信号不稳定问题,开展了多普勒效应及多径时延对正弦波叠加(Sum-of-Sinusoid,SOS)模型、XIAO模型 (Jakes仿真器)和LIU Qian模型的影响研究.分析了3种模型的信噪比、相关性以及处理信号衰减的程度,结果表明,在多普勒效应及多径时延的环境下,SOS模型的算法复杂度最低,LIU Qian模型反之,而传递函数相关性最佳,XIAO模型对接入信号的衰落程度最小;在保证传输效率、信道容量足够的前提下,LIU Qian模型中接收信号的失真程度较小,更适宜作为高速移动环境下无线信道的研究模型.
  • 王佳林,崔昊杨,许永鹏,孙运涛,张同乔,盛戈皞
    摘要:
    提出了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SOM)判别变电站设备热故障类型的红外图像诊断方法.采用了最大类间差法(OTSU)对电力设备红外热像进行了分割处理,从中提取出包括设备红外热像的温度特征值、Zernike不变矩等12个参数,以此作为设备状态识别的信息输入量,将设备的状态分类信息作为输出向量.通过训练56组红外热像数据,确定了SOM神经网络识别模型中的参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变电站设备状态诊断,相对于传统的神经网络方法的诊断结果,该方法对设备运行状态评估的准确率高达85.7%,如将诊断模型产生的可疑状态列入故障状态,则故障的诊断率可达到95%以上.
  • 技术应用
  • 王青磊,雷景生,刘大明
    摘要:
    为了解决现代家用电器种类多、操作复杂、管理难等问题,利用ZigBee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提出了基于ZigBee的家电远程控制技术.研究了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调器的硬件平台搭建,以及无线传感器节点控制模块的硬件设计.无线传感器技术在家电远程控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张津玮,李婧
    摘要:
    基于计算机网络中的"闭环反馈拥塞控制"和"银行家算法",设计了电动汽车充电拥塞控制机制.在充电过程中,若出现拥塞,则反馈信息给控制器.系统根据当前状态和银行家算法,在充电桩可能的功率组合中寻找能使变压器负载不超过额定值,且总体所需充满电池时间最短的解,对各个充电桩重新进行功率分配,并反馈新的状态信息到控制器,形成闭环反馈控制.最后,通过一组随机的充电桩状态进行拥塞发生后的实验,并在系统保护装置未反应的时间内找到高效充电功率组合,验证了该机制的可行性.
  • 数理科学
  • 赵宝珠,石长光
    摘要:
    通过构造合适的矢量,对Faddeev模型的场方程进行了化简,使用Mathematica软件对模型中的非线性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为方便使用,还对大量的数值解进行了有效拟合.采用拟合的解析解,得到了此类简化后的场方程的三分量的波动解,数值模拟给出了此类解的外形特征.
  • 殷丹艳,王淮生,倪艳芬
    摘要:
    为了减小由热斑效应带来的损失,增加太阳能转换效率,克服二次镜带来的菲涅尔损失,以及由大口径和几何聚光比带来的焦斑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环面焦斑全内反射菲涅尔透镜.环面焦斑全内反射菲涅尔透镜由两部分组成,里面是环面焦斑太阳能透镜,外面是二次全反射棱镜.用Tracepro模拟和比较具有相同通光面积的普通菲涅尔透镜和环面焦斑全内反射菲涅尔透镜的光照度,结果表明,环面焦斑全内反射菲涅尔透镜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和均匀性.
    封面和目录
  • 赵宪萍,叶桂林,朱崇武,孙坚荣
    摘要:
    冲刷速度是影响飞灰冲蚀磨损的主要因素,速度对冲蚀磨损的影响与温度有着很大的关系.研究了12Cr1MoV合金钢在不同温度时冲刷速度对磨损率的影响,并且用速度指数n表征.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在热态试验中(250~550 ℃),飞灰磨损速度指数为1.006 27~0.827 52;而在常温态试验中,速度指数达到2.95,基本规律为飞灰磨损速度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常温态的相对磨损率明显大于热态时的相对磨损率.
  • 王飞,潘卫国,王文欢,韩涛
    摘要:
    为研究墙式切圆锅炉炉内的燃烧问题,采用Fluent模拟软件,分析了炉内的速度场、温度场和NOx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炉膛燃烧器区横截面的切圆直径随着炉膛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在炉膛中心纵截面上,炉内中心温度低于两侧温度,而且随着炉膛高度的增加,温度先增后降,炉壁附近出现局部高温;NO浓度沿高度方向先升后降.
  • 马昕霞,李永光,周世清,张丽华
    2016,32(1):9-11,40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1.003
    摘要:
    以湿法脱硫塔为研究对象,以紊流模型及颗粒轨道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FLUENT软件计算了脱硫塔内的三维流场.从计算结果来看,脱硫塔塔形、烟气进口形式、脱硫层布置形式等对脱硫塔内的流场都有较大的影响.
  • 韩筱,曹绛敏,张姣阳
    2016,32(1):12-14,45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1.004
    摘要:
    利用商业软件Fluent模拟了烟气在不同流速下流经椭圆H型翅片管的流动和换热过程.利用软件生成了翅片的温度分布云图和烟气的速度云图,比较分析了在不同烟气流速下,翅片的开缝情况对翅片管换热以及阻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横开缝的椭圆H型翅片管与纵开缝的相比,其传热效率更高,阻力更小.
  • 杨思源,田欢,吴江
    摘要: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碳气凝胶,用浸渍法合成锰基高温脱硫剂.利用N2吸附/脱附(BET)、扫描电镜(FESEM)的分析手段对脱硫剂进行物相和微观结构的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硫化温度、载体、气体组分对其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硫化反应温度为850 ℃;脱硫剂在H2条件下硫容大大降低,在CO条件下脱硫剂硫容无明显变化.
  • 电力工程
  • 陈炯,崔律,徐璐琪
    摘要:
    介绍了罗戈夫斯基线圈的基本原理.对比普通罗戈夫斯基线圈传感器,设计了基于印刷线路板(PCB)型罗戈夫斯基线圈的电流传感器,其工作频带为0~1 MHz,测量电流最大可达100 A,测量精度为0.1 A.该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 吴承天,王鲁杨,李然,黄思源,孙皓
    摘要:
    针对传统多电平SVPWM算法需要三角函数运算和大小扇区判断的缺陷,建立了120°坐标系下无扇区空间矢量调制方法.基于传统多电平SVPWM矢量动作的规律,提出了动态矢量控制策略.新优化方法将算法进行统一,并能推广到更高的多电平逆变环境.在Matlab环境下的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 郑欣,马文婧,周仕杰,郭铭海,林亚培
    摘要:
    为满足主动配电网监控和管理过程对标准信息模型的需要,运用IEC61850标准建立主动配电网终端层的信息模型.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和电池储能系统为例,在终端层实现符合主动配电网特征的逻辑设备建模.所设计的IEC61850信息模型能够为主动配电网IEC61850配置文件设计、系统交互消息构建等领域打下模型基础.
  • 温杰,楚瀛,彭富强,王海燕,王宗慧
    摘要:
    针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一次设备,而二次系统可靠性研究相对较少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定量计算继电保护系统静态可靠性的方法.首先根据继电保护系统的物理结构特点抽象出其网络模型;然后,分别计算节点和支路的可靠性;最后,根据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计算得到整个系统正常工作的概率.将算例结果与实际运行统计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 刘建雄,陈宇晨
    摘要:
    分析了现有优化模型的不足之处,从目标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处理多目标优化的方法.综合考虑了安全性、经济性两个方面的因素,建立了短路电流正偏差变量和投资费用正偏差变量最小的目标规划模型.对IEEE30 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算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 电力管理与分析
  • 施泉生,牛沁
    2016,32(1):46-50,65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1.011
    摘要:
    基于配电网特征,建立配电网评估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幂法分析权重,得到权重模部信息,采用灰点评估模部信息的不可靠度,进行权重灰部确定;利用隶属函数来描述各评估指标与评判等级间的隶属关系,即指标模部,结合信息充裕程度和专家经验,确定各评估指标的灰部,进而对配电网安全风险进行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可靠地评估配电网的安全风险状况.
  • 崔树银,高攀
    2016,32(1):51-55,72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1.012
    摘要:
    通过文献阅读、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识别和确认了电煤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风险源,细分后共得到16项次级风险因素;基于事故树分析法,建立了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AGA-AHP),对电煤供应链风险的大小进行了评估.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王安民,蔡圣华,刘骏
    摘要:
    利用2010~2012年中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工业经济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规模报酬不变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定量测算了中国各省市和自治区工业经济全要素能源效率,比较分析了各地区工业能源效率的整体特征及相互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差异较大,工业经济能源消费向高能效地区集中,各地区工业能源效率与其人均收入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相比于广东、上海、北京、天津、福建等处在"效率前沿面"的省市,大多数中西部省市和自治区的工业经济还有较大的节能提效空间.
  • 信息控制
  • 俞静,袁三男
    摘要:
    通过分析双核处理器OMAPL138的双核架构、双核通信组件DSPLINK,以及基本数据流的概念,构建了双核通信中基本数据流的传输流程,并搭建了基于Linux系统的嵌入式交叉编译开发平台,测试实现了通用处理器端任务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端任务的数据传输.
  • 雷景生,郝珈玮
    摘要:
    提出了对电力系统中稳态谐波和暂态谐波的不同检测方法.阐明了小波理论的基本原理,对复合信号进行了小波变换和小波包变换的仿真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对稳态谐波检测时适合采用小波变换,对暂态谐波检测时适合采用小波包变换.
  • 刘璨,崔昊杨,王超群,曾俊冬,唐忠
    摘要:
    针对移动网络在高铁通讯时存在接收信号不稳定问题,开展了多普勒效应及多径时延对正弦波叠加(Sum-of-Sinusoid,SOS)模型、XIAO模型 (Jakes仿真器)和LIU Qian模型的影响研究.分析了3种模型的信噪比、相关性以及处理信号衰减的程度,结果表明,在多普勒效应及多径时延的环境下,SOS模型的算法复杂度最低,LIU Qian模型反之,而传递函数相关性最佳,XIAO模型对接入信号的衰落程度最小;在保证传输效率、信道容量足够的前提下,LIU Qian模型中接收信号的失真程度较小,更适宜作为高速移动环境下无线信道的研究模型.
  • 王佳林,崔昊杨,许永鹏,孙运涛,张同乔,盛戈皞
    摘要:
    提出了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SOM)判别变电站设备热故障类型的红外图像诊断方法.采用了最大类间差法(OTSU)对电力设备红外热像进行了分割处理,从中提取出包括设备红外热像的温度特征值、Zernike不变矩等12个参数,以此作为设备状态识别的信息输入量,将设备的状态分类信息作为输出向量.通过训练56组红外热像数据,确定了SOM神经网络识别模型中的参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变电站设备状态诊断,相对于传统的神经网络方法的诊断结果,该方法对设备运行状态评估的准确率高达85.7%,如将诊断模型产生的可疑状态列入故障状态,则故障的诊断率可达到95%以上.
  • 技术应用
  • 王青磊,雷景生,刘大明
    摘要:
    为了解决现代家用电器种类多、操作复杂、管理难等问题,利用ZigBee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提出了基于ZigBee的家电远程控制技术.研究了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调器的硬件平台搭建,以及无线传感器节点控制模块的硬件设计.无线传感器技术在家电远程控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张津玮,李婧
    摘要:
    基于计算机网络中的"闭环反馈拥塞控制"和"银行家算法",设计了电动汽车充电拥塞控制机制.在充电过程中,若出现拥塞,则反馈信息给控制器.系统根据当前状态和银行家算法,在充电桩可能的功率组合中寻找能使变压器负载不超过额定值,且总体所需充满电池时间最短的解,对各个充电桩重新进行功率分配,并反馈新的状态信息到控制器,形成闭环反馈控制.最后,通过一组随机的充电桩状态进行拥塞发生后的实验,并在系统保护装置未反应的时间内找到高效充电功率组合,验证了该机制的可行性.
  • 数理科学
  • 赵宝珠,石长光
    摘要:
    通过构造合适的矢量,对Faddeev模型的场方程进行了化简,使用Mathematica软件对模型中的非线性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为方便使用,还对大量的数值解进行了有效拟合.采用拟合的解析解,得到了此类简化后的场方程的三分量的波动解,数值模拟给出了此类解的外形特征.
  • 殷丹艳,王淮生,倪艳芬
    摘要:
    为了减小由热斑效应带来的损失,增加太阳能转换效率,克服二次镜带来的菲涅尔损失,以及由大口径和几何聚光比带来的焦斑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环面焦斑全内反射菲涅尔透镜.环面焦斑全内反射菲涅尔透镜由两部分组成,里面是环面焦斑太阳能透镜,外面是二次全反射棱镜.用Tracepro模拟和比较具有相同通光面积的普通菲涅尔透镜和环面焦斑全内反射菲涅尔透镜的光照度,结果表明,环面焦斑全内反射菲涅尔透镜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和均匀性.
    封面和目录
  • 赵宪萍,叶桂林,朱崇武,孙坚荣
    摘要:
    冲刷速度是影响飞灰冲蚀磨损的主要因素,速度对冲蚀磨损的影响与温度有着很大的关系.研究了12Cr1MoV合金钢在不同温度时冲刷速度对磨损率的影响,并且用速度指数n表征.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在热态试验中(250~550 ℃),飞灰磨损速度指数为1.006 27~0.827 52;而在常温态试验中,速度指数达到2.95,基本规律为飞灰磨损速度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常温态的相对磨损率明显大于热态时的相对磨损率.
  • 王飞,潘卫国,王文欢,韩涛
    摘要:
    为研究墙式切圆锅炉炉内的燃烧问题,采用Fluent模拟软件,分析了炉内的速度场、温度场和NOx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炉膛燃烧器区横截面的切圆直径随着炉膛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在炉膛中心纵截面上,炉内中心温度低于两侧温度,而且随着炉膛高度的增加,温度先增后降,炉壁附近出现局部高温;NO浓度沿高度方向先升后降.
  • 马昕霞,李永光,周世清,张丽华
    2016,32(1):9-11,40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1.003
    摘要:
    以湿法脱硫塔为研究对象,以紊流模型及颗粒轨道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FLUENT软件计算了脱硫塔内的三维流场.从计算结果来看,脱硫塔塔形、烟气进口形式、脱硫层布置形式等对脱硫塔内的流场都有较大的影响.
  • 韩筱,曹绛敏,张姣阳
    2016,32(1):12-14,45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1.004
    摘要:
    利用商业软件Fluent模拟了烟气在不同流速下流经椭圆H型翅片管的流动和换热过程.利用软件生成了翅片的温度分布云图和烟气的速度云图,比较分析了在不同烟气流速下,翅片的开缝情况对翅片管换热以及阻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横开缝的椭圆H型翅片管与纵开缝的相比,其传热效率更高,阻力更小.
  • 杨思源,田欢,吴江
    摘要: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碳气凝胶,用浸渍法合成锰基高温脱硫剂.利用N2吸附/脱附(BET)、扫描电镜(FESEM)的分析手段对脱硫剂进行物相和微观结构的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硫化温度、载体、气体组分对其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硫化反应温度为850 ℃;脱硫剂在H2条件下硫容大大降低,在CO条件下脱硫剂硫容无明显变化.
  • 电力工程
  • 陈炯,崔律,徐璐琪
    摘要:
    介绍了罗戈夫斯基线圈的基本原理.对比普通罗戈夫斯基线圈传感器,设计了基于印刷线路板(PCB)型罗戈夫斯基线圈的电流传感器,其工作频带为0~1 MHz,测量电流最大可达100 A,测量精度为0.1 A.该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 吴承天,王鲁杨,李然,黄思源,孙皓
    摘要:
    针对传统多电平SVPWM算法需要三角函数运算和大小扇区判断的缺陷,建立了120°坐标系下无扇区空间矢量调制方法.基于传统多电平SVPWM矢量动作的规律,提出了动态矢量控制策略.新优化方法将算法进行统一,并能推广到更高的多电平逆变环境.在Matlab环境下的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 郑欣,马文婧,周仕杰,郭铭海,林亚培
    摘要:
    为满足主动配电网监控和管理过程对标准信息模型的需要,运用IEC61850标准建立主动配电网终端层的信息模型.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和电池储能系统为例,在终端层实现符合主动配电网特征的逻辑设备建模.所设计的IEC61850信息模型能够为主动配电网IEC61850配置文件设计、系统交互消息构建等领域打下模型基础.
  • 温杰,楚瀛,彭富强,王海燕,王宗慧
    摘要:
    针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一次设备,而二次系统可靠性研究相对较少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定量计算继电保护系统静态可靠性的方法.首先根据继电保护系统的物理结构特点抽象出其网络模型;然后,分别计算节点和支路的可靠性;最后,根据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计算得到整个系统正常工作的概率.将算例结果与实际运行统计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 刘建雄,陈宇晨
    摘要:
    分析了现有优化模型的不足之处,从目标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处理多目标优化的方法.综合考虑了安全性、经济性两个方面的因素,建立了短路电流正偏差变量和投资费用正偏差变量最小的目标规划模型.对IEEE30 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算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 电力管理与分析
  • 施泉生,牛沁
    2016,32(1):46-50,65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1.011
    摘要:
    基于配电网特征,建立配电网评估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幂法分析权重,得到权重模部信息,采用灰点评估模部信息的不可靠度,进行权重灰部确定;利用隶属函数来描述各评估指标与评判等级间的隶属关系,即指标模部,结合信息充裕程度和专家经验,确定各评估指标的灰部,进而对配电网安全风险进行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可靠地评估配电网的安全风险状况.
  • 崔树银,高攀
    2016,32(1):51-55,72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1.012
    摘要:
    通过文献阅读、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识别和确认了电煤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风险源,细分后共得到16项次级风险因素;基于事故树分析法,建立了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AGA-AHP),对电煤供应链风险的大小进行了评估.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王安民,蔡圣华,刘骏
    摘要:
    利用2010~2012年中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工业经济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规模报酬不变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定量测算了中国各省市和自治区工业经济全要素能源效率,比较分析了各地区工业能源效率的整体特征及相互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差异较大,工业经济能源消费向高能效地区集中,各地区工业能源效率与其人均收入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相比于广东、上海、北京、天津、福建等处在"效率前沿面"的省市,大多数中西部省市和自治区的工业经济还有较大的节能提效空间.
  • 信息控制
  • 俞静,袁三男
    摘要:
    通过分析双核处理器OMAPL138的双核架构、双核通信组件DSPLINK,以及基本数据流的概念,构建了双核通信中基本数据流的传输流程,并搭建了基于Linux系统的嵌入式交叉编译开发平台,测试实现了通用处理器端任务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端任务的数据传输.
  • 雷景生,郝珈玮
    摘要:
    提出了对电力系统中稳态谐波和暂态谐波的不同检测方法.阐明了小波理论的基本原理,对复合信号进行了小波变换和小波包变换的仿真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对稳态谐波检测时适合采用小波变换,对暂态谐波检测时适合采用小波包变换.
  • 刘璨,崔昊杨,王超群,曾俊冬,唐忠
    摘要:
    针对移动网络在高铁通讯时存在接收信号不稳定问题,开展了多普勒效应及多径时延对正弦波叠加(Sum-of-Sinusoid,SOS)模型、XIAO模型 (Jakes仿真器)和LIU Qian模型的影响研究.分析了3种模型的信噪比、相关性以及处理信号衰减的程度,结果表明,在多普勒效应及多径时延的环境下,SOS模型的算法复杂度最低,LIU Qian模型反之,而传递函数相关性最佳,XIAO模型对接入信号的衰落程度最小;在保证传输效率、信道容量足够的前提下,LIU Qian模型中接收信号的失真程度较小,更适宜作为高速移动环境下无线信道的研究模型.
  • 王佳林,崔昊杨,许永鹏,孙运涛,张同乔,盛戈皞
    摘要:
    提出了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SOM)判别变电站设备热故障类型的红外图像诊断方法.采用了最大类间差法(OTSU)对电力设备红外热像进行了分割处理,从中提取出包括设备红外热像的温度特征值、Zernike不变矩等12个参数,以此作为设备状态识别的信息输入量,将设备的状态分类信息作为输出向量.通过训练56组红外热像数据,确定了SOM神经网络识别模型中的参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变电站设备状态诊断,相对于传统的神经网络方法的诊断结果,该方法对设备运行状态评估的准确率高达85.7%,如将诊断模型产生的可疑状态列入故障状态,则故障的诊断率可达到95%以上.
  • 技术应用
  • 王青磊,雷景生,刘大明
    摘要:
    为了解决现代家用电器种类多、操作复杂、管理难等问题,利用ZigBee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提出了基于ZigBee的家电远程控制技术.研究了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调器的硬件平台搭建,以及无线传感器节点控制模块的硬件设计.无线传感器技术在家电远程控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张津玮,李婧
    摘要:
    基于计算机网络中的"闭环反馈拥塞控制"和"银行家算法",设计了电动汽车充电拥塞控制机制.在充电过程中,若出现拥塞,则反馈信息给控制器.系统根据当前状态和银行家算法,在充电桩可能的功率组合中寻找能使变压器负载不超过额定值,且总体所需充满电池时间最短的解,对各个充电桩重新进行功率分配,并反馈新的状态信息到控制器,形成闭环反馈控制.最后,通过一组随机的充电桩状态进行拥塞发生后的实验,并在系统保护装置未反应的时间内找到高效充电功率组合,验证了该机制的可行性.
  • 数理科学
  • 赵宝珠,石长光
    摘要:
    通过构造合适的矢量,对Faddeev模型的场方程进行了化简,使用Mathematica软件对模型中的非线性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为方便使用,还对大量的数值解进行了有效拟合.采用拟合的解析解,得到了此类简化后的场方程的三分量的波动解,数值模拟给出了此类解的外形特征.
  • 殷丹艳,王淮生,倪艳芬
    摘要:
    为了减小由热斑效应带来的损失,增加太阳能转换效率,克服二次镜带来的菲涅尔损失,以及由大口径和几何聚光比带来的焦斑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环面焦斑全内反射菲涅尔透镜.环面焦斑全内反射菲涅尔透镜由两部分组成,里面是环面焦斑太阳能透镜,外面是二次全反射棱镜.用Tracepro模拟和比较具有相同通光面积的普通菲涅尔透镜和环面焦斑全内反射菲涅尔透镜的光照度,结果表明,环面焦斑全内反射菲涅尔透镜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和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