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32卷第2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显示方式:
    特约专稿
  • 杨欢红,李庆博,盛福,寇柯,马改园,郭富强
    2016,32(2):103-108,114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1
    摘要:
    风电场的装机容量越来越大,但相对于电网系统而言,风电场具有明显的弱馈性能.考虑有撬棒电路投入的双馈风电场,对风电场侧故障期间的序阻抗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双馈风电场正负序等值阻抗近似相等的假设不成立,并指出风电场的接入对利用保护背侧系统正负序阻抗近似相等原理的突变量选相及方向元件将会产生影响.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分析了故障期间序阻抗的特性,从序阻抗的角度验证了其对突变量保护元件的影响.
  • 王俊凯,黄伟,张新伟
    2016,32(2):109-114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2
    摘要:
    根据风力涡轮机的工作原理及风电控制系统的特点,构建了以双馈感应电机为对象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为克服大风扰动对风电机组有功功率的影响,提出了采用融合最大功率追踪算法和直接转矩控制算法的控制策略,以提高功率控制的平稳性.以某风场1.5 MW双馈式风力发电机为参照,搭建机组的Matlab仿真模型,对不同风速扰动下的机组功率控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智能电网技术
  • 雷景生,苏峰,刘大明
    2016,32(2):115-119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3
    摘要:
    为实现电力需求侧用电信息的智能化监测与管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面向电力用户侧的智能控制用电监测节点.介绍了基于射频芯片CC2420和MSP430系列单片机,电能计量芯片RN8209G的智能用电监测节点的设计.该节点具有智能开关控制、电能采集、过载保护和能耗管理等功能,对设计的节点进行了硬件测试和组网通信测试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开发的节点可实现用户侧远程用电监测与控制,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 杨涌文,赵佳林,钱凡悦
    2016,32(2):120-124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4
    摘要:
    根据居民用能价格变化,分析探讨了住宅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得出了在实施阶梯电价后,上海地区光伏发电系统已具有实际的导入价值,而燃气热电联产机组则因为阶梯气价经济性较差,不具有实际导入价值.
  • 封面和目录
  • 李鹏,李彦,朱群志
    2016,32(2):125-128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5
    摘要:
    采用静态混合熔融法制备了多组LiNO3-KNO3不同比例的二元混合熔盐,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TG/DSC同步热分析仪分别对其组成和热物性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5:5组混合熔盐的熔点最低,为129.6 ℃;4:6组混合熔盐的相变潜热值最高,为170.2 J/g;6:4组仍有部分过剩的LiNO3不能参与共熔.
  • 孙家啟,纪冬梅,唐家志
    2016,32(2):129-134,139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6
    摘要:
    断裂及开裂是工程中严重的结构失效形式.结合传统断裂力学中应力强度因子K以及J积分,综述了内聚力模型基本思想及发展,分析了典型的内聚力模型及模型应用的局限性,总结了不同内聚力模型在有限元中的实现形式,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内聚力模型解决不同材料裂纹萌生与扩展的研究状况,得出了内聚力模型可以用以研究裂纹尖端塑性变形、静力和疲劳载荷条件下的蠕变开裂,以及金属、岩土材料及混凝土、复合材料及纳米晶材料裂纹萌生与裂纹扩展的结论.
  • 张冲,吴江,陈先托
    2016,32(2):135-139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7
    摘要:
    采用自主设计的光催化台架,在实验室中研究了Ce和C共掺杂的TiO2在光催化脱汞方面的效率,并与Ce和C的单一掺杂及纯TiO2进行对比,用以确定Ce和C在光催化反应中各自的作用及共掺杂后的相互影响.
  • 电力工程
  • 张栋良,李小龙
    2016,32(2):140-144,150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8
    摘要:
    为改善传统设备监控手段,对移动增强现实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处于运行状态的核电系统.通过工业通讯接口将现场生产数据存储到网络数据库中,当可移动终端摄像头检测并识别到标识图案(Marker)时,借助无线网络通讯技术从服务器返回设备生产数据,经后台控制程序模拟虚拟场景中的设备工况和工质状态,可以实现设备仿真、场景漫游、工况再现,以及生产过程报警和设备控制反馈.对蒸汽发生器的液位测试结果表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在工业领域有很好的应用意义.
  • 穆石磊,刘建锋,江玉蓉,周妮娜
    2016,32(2):145-150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9
    摘要:
    介绍了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原理和软硬件开发过程.该装置下位机硬件采用ARM嵌入式结构实现整体控制和数据处理;软件采用μC/OS-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对系统任务进行管理.分析了现有继电保护测试仪稳态和暂态数据生成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PSCAD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并通过解析PSCAD输出文件作为故障数据的新方法.最后,通过将还原波形与PSCAD波形对比定性分析和作差定量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 温华生,谢潮
    2016,32(2):151-155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0
    摘要:
    针对基于dq变换的传统三相锁相环技术在电网扰动情况下不能准确获取相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q变换的三相自适应锁相环,通过一个自适应环节检测出锁相环三相输入电压信号的基波分量,并将基波分量送给dq变换锁相环以检测出电压的相位.同传统锁相环相比,所提的自适应dq锁相环能在电网电压暂降、电压不平衡、频率跳变、相位跳变以及含有较高谐波的情况下更精确地检测出电压相位.仿真结果表明,该自适应dq锁相环在检测精度和稳定性等方面都优于传统dq锁相环.
  • 肖贤贵,高亮,屠友强,刘天明
    2016,32(2):156-161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1
    摘要:
    运用小波分析处理各相故障电流波形,并求各相电流的小波奇异熵的算法,与设定的阈值比较大小以判定是否为故障.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了一个电力系统模型,分别考虑了合闸时刻、过渡电阻、接地距离、振荡频率、噪声等多种因素后,做了大量仿真分析.得出了该算法鲁棒性好,具有干扰因素影响的特点.
  • 信息控制
  • 郭义波,程际云,李芹,杨平
    2016,32(2):162-166,174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2
    摘要:
    为兼顾搜索速度和精度,提高搜索效率,克服不易跳出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随机选择变异策略、自适应调整变异率和自适应调整交叉率3种改进设想.利用3种改进设想改进DE算法,得到了7种改进算法,将7种改进算法应用到双容水箱液位模型闭环辨识案例中.结果表明,7种改进算法都提高了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综合比较可知,3种改进设想同时应用的改进算法性能最优.
  • 邓集瀚,杨俊杰
    2016,32(2):167-174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3
    摘要:
    采用改进的细菌觅食(MBFO)算法求解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引入了步长递减的控制策略,改善了算法前期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后期的局部搜索能力;引入了SA-PSO变异算子,从而使个体可以相互交流,并从精英那里得到经验;引入遗传算法的交叉和赌盘选择,保护了精英个体,同时降低了解劣化的概率.以IEEE-30节点为例的算例结果表明,较其他几种优化方法而言,MBFO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优化效果,故该算法在解决无功优化问题上可行且有效.
  • 王永晴,雷景生,刘大明
    2016,32(2):175-180,187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4
    摘要: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利用对磁链的估计,提出了一种转子位置、速度的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的相电流和端电压估计电机的定子磁链,再利用定子磁链对估计位置进行校正.针对二阶多项式曲线拟合位置估计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引入锁相环结构来减小稳态估计误差.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法在低速和高速时都能精确辨识出转子的位置和速度,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良好的动静态运行性能.
  • 谢玲玲,雷景生,徐菲菲
    2016,32(2):181-187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5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邻域粗糙集与概率神经网络的水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邻域粗糙集中的近似精度与信息论观点中的条件熵结合,提出近似条件熵的属性约简算法,减少故障冗余信息,得到最优决策表,并将得到的最优决策表作为概率神经网络(PNN)的训练样本,提高了PNN的训练速度和诊断效率,通过实验证明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电力管理与分析
  • 吴翠玉,张美霞,陈海燕,杨秀
    2016,32(2):188-192,209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6
    摘要:
    分析了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各国的电动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模式,从激励政策、保障政策和限制政策3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其近10年来发布的电动汽车扶持政策,并概述了我国近5年来发布的电动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 杨太华,陈骐
    2016,32(2):193-198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7
    摘要:
    为了提高变电站的施工管理水平,引入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技术,以某典型的220 kV变电站施工为实例,运用Revit软件建立变电站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并对其施工过程进行4D仿真模拟.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BIM技术在变电站施工中的实施路径和框架.考虑到变电站主要设备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所建立的BIM变电站模型对变电站噪声的影响,并对变电站的规划设计进行了优化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通信技术
  • 吴建平,初凤红
    2016,32(2):199-202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8
    摘要:
    使用光致聚合法制备了锥形光纤,并对锥形光纤的荧光激发和收集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比较了锥形光纤和普通光纤用作传感头对荧光材料的激发和收集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普通光纤传感头收集不到荧光,而锥形光纤收集到的荧光信号较强.该结果证实了锥形光纤的增强荧光特性,因此在进行基于荧光淬灭原理的爆炸物浓度检测实验时采用锥形光纤作为传感头可以有效提高探测灵敏度.
  • 翁同洋,刘大明,毕忠勤
    2016,32(2):203-209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9
    摘要: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用户侧对设备能耗的监测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实时监测电能的使用情况,设计了一种电能能耗实时监测系统.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硬件上采用RN8209G计量芯片+TelosB节点,在软件上使用TinyOS操作系统nesC编程语言+C#终端显示.将节点实物设计成插座形式,完成了对用户侧电能的实时监测.
    特约专稿
  • 杨欢红,李庆博,盛福,寇柯,马改园,郭富强
    2016,32(2):103-108,114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1
    摘要:
    风电场的装机容量越来越大,但相对于电网系统而言,风电场具有明显的弱馈性能.考虑有撬棒电路投入的双馈风电场,对风电场侧故障期间的序阻抗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双馈风电场正负序等值阻抗近似相等的假设不成立,并指出风电场的接入对利用保护背侧系统正负序阻抗近似相等原理的突变量选相及方向元件将会产生影响.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分析了故障期间序阻抗的特性,从序阻抗的角度验证了其对突变量保护元件的影响.
  • 王俊凯,黄伟,张新伟
    2016,32(2):109-114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2
    摘要:
    根据风力涡轮机的工作原理及风电控制系统的特点,构建了以双馈感应电机为对象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为克服大风扰动对风电机组有功功率的影响,提出了采用融合最大功率追踪算法和直接转矩控制算法的控制策略,以提高功率控制的平稳性.以某风场1.5 MW双馈式风力发电机为参照,搭建机组的Matlab仿真模型,对不同风速扰动下的机组功率控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智能电网技术
  • 雷景生,苏峰,刘大明
    2016,32(2):115-119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3
    摘要:
    为实现电力需求侧用电信息的智能化监测与管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面向电力用户侧的智能控制用电监测节点.介绍了基于射频芯片CC2420和MSP430系列单片机,电能计量芯片RN8209G的智能用电监测节点的设计.该节点具有智能开关控制、电能采集、过载保护和能耗管理等功能,对设计的节点进行了硬件测试和组网通信测试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开发的节点可实现用户侧远程用电监测与控制,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 杨涌文,赵佳林,钱凡悦
    2016,32(2):120-124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4
    摘要:
    根据居民用能价格变化,分析探讨了住宅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得出了在实施阶梯电价后,上海地区光伏发电系统已具有实际的导入价值,而燃气热电联产机组则因为阶梯气价经济性较差,不具有实际导入价值.
  • 封面和目录
  • 李鹏,李彦,朱群志
    2016,32(2):125-128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5
    摘要:
    采用静态混合熔融法制备了多组LiNO3-KNO3不同比例的二元混合熔盐,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TG/DSC同步热分析仪分别对其组成和热物性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5:5组混合熔盐的熔点最低,为129.6 ℃;4:6组混合熔盐的相变潜热值最高,为170.2 J/g;6:4组仍有部分过剩的LiNO3不能参与共熔.
  • 孙家啟,纪冬梅,唐家志
    2016,32(2):129-134,139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6
    摘要:
    断裂及开裂是工程中严重的结构失效形式.结合传统断裂力学中应力强度因子K以及J积分,综述了内聚力模型基本思想及发展,分析了典型的内聚力模型及模型应用的局限性,总结了不同内聚力模型在有限元中的实现形式,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内聚力模型解决不同材料裂纹萌生与扩展的研究状况,得出了内聚力模型可以用以研究裂纹尖端塑性变形、静力和疲劳载荷条件下的蠕变开裂,以及金属、岩土材料及混凝土、复合材料及纳米晶材料裂纹萌生与裂纹扩展的结论.
  • 张冲,吴江,陈先托
    2016,32(2):135-139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7
    摘要:
    采用自主设计的光催化台架,在实验室中研究了Ce和C共掺杂的TiO2在光催化脱汞方面的效率,并与Ce和C的单一掺杂及纯TiO2进行对比,用以确定Ce和C在光催化反应中各自的作用及共掺杂后的相互影响.
  • 电力工程
  • 张栋良,李小龙
    2016,32(2):140-144,150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8
    摘要:
    为改善传统设备监控手段,对移动增强现实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处于运行状态的核电系统.通过工业通讯接口将现场生产数据存储到网络数据库中,当可移动终端摄像头检测并识别到标识图案(Marker)时,借助无线网络通讯技术从服务器返回设备生产数据,经后台控制程序模拟虚拟场景中的设备工况和工质状态,可以实现设备仿真、场景漫游、工况再现,以及生产过程报警和设备控制反馈.对蒸汽发生器的液位测试结果表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在工业领域有很好的应用意义.
  • 穆石磊,刘建锋,江玉蓉,周妮娜
    2016,32(2):145-150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9
    摘要:
    介绍了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原理和软硬件开发过程.该装置下位机硬件采用ARM嵌入式结构实现整体控制和数据处理;软件采用μC/OS-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对系统任务进行管理.分析了现有继电保护测试仪稳态和暂态数据生成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PSCAD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并通过解析PSCAD输出文件作为故障数据的新方法.最后,通过将还原波形与PSCAD波形对比定性分析和作差定量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 温华生,谢潮
    2016,32(2):151-155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0
    摘要:
    针对基于dq变换的传统三相锁相环技术在电网扰动情况下不能准确获取相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q变换的三相自适应锁相环,通过一个自适应环节检测出锁相环三相输入电压信号的基波分量,并将基波分量送给dq变换锁相环以检测出电压的相位.同传统锁相环相比,所提的自适应dq锁相环能在电网电压暂降、电压不平衡、频率跳变、相位跳变以及含有较高谐波的情况下更精确地检测出电压相位.仿真结果表明,该自适应dq锁相环在检测精度和稳定性等方面都优于传统dq锁相环.
  • 肖贤贵,高亮,屠友强,刘天明
    2016,32(2):156-161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1
    摘要:
    运用小波分析处理各相故障电流波形,并求各相电流的小波奇异熵的算法,与设定的阈值比较大小以判定是否为故障.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了一个电力系统模型,分别考虑了合闸时刻、过渡电阻、接地距离、振荡频率、噪声等多种因素后,做了大量仿真分析.得出了该算法鲁棒性好,具有干扰因素影响的特点.
  • 信息控制
  • 郭义波,程际云,李芹,杨平
    2016,32(2):162-166,174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2
    摘要:
    为兼顾搜索速度和精度,提高搜索效率,克服不易跳出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随机选择变异策略、自适应调整变异率和自适应调整交叉率3种改进设想.利用3种改进设想改进DE算法,得到了7种改进算法,将7种改进算法应用到双容水箱液位模型闭环辨识案例中.结果表明,7种改进算法都提高了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综合比较可知,3种改进设想同时应用的改进算法性能最优.
  • 邓集瀚,杨俊杰
    2016,32(2):167-174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3
    摘要:
    采用改进的细菌觅食(MBFO)算法求解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引入了步长递减的控制策略,改善了算法前期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后期的局部搜索能力;引入了SA-PSO变异算子,从而使个体可以相互交流,并从精英那里得到经验;引入遗传算法的交叉和赌盘选择,保护了精英个体,同时降低了解劣化的概率.以IEEE-30节点为例的算例结果表明,较其他几种优化方法而言,MBFO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优化效果,故该算法在解决无功优化问题上可行且有效.
  • 王永晴,雷景生,刘大明
    2016,32(2):175-180,187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4
    摘要: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利用对磁链的估计,提出了一种转子位置、速度的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的相电流和端电压估计电机的定子磁链,再利用定子磁链对估计位置进行校正.针对二阶多项式曲线拟合位置估计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引入锁相环结构来减小稳态估计误差.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法在低速和高速时都能精确辨识出转子的位置和速度,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良好的动静态运行性能.
  • 谢玲玲,雷景生,徐菲菲
    2016,32(2):181-187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5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邻域粗糙集与概率神经网络的水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邻域粗糙集中的近似精度与信息论观点中的条件熵结合,提出近似条件熵的属性约简算法,减少故障冗余信息,得到最优决策表,并将得到的最优决策表作为概率神经网络(PNN)的训练样本,提高了PNN的训练速度和诊断效率,通过实验证明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电力管理与分析
  • 吴翠玉,张美霞,陈海燕,杨秀
    2016,32(2):188-192,209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6
    摘要:
    分析了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各国的电动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模式,从激励政策、保障政策和限制政策3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其近10年来发布的电动汽车扶持政策,并概述了我国近5年来发布的电动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 杨太华,陈骐
    2016,32(2):193-198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7
    摘要:
    为了提高变电站的施工管理水平,引入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技术,以某典型的220 kV变电站施工为实例,运用Revit软件建立变电站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并对其施工过程进行4D仿真模拟.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BIM技术在变电站施工中的实施路径和框架.考虑到变电站主要设备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所建立的BIM变电站模型对变电站噪声的影响,并对变电站的规划设计进行了优化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通信技术
  • 吴建平,初凤红
    2016,32(2):199-202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8
    摘要:
    使用光致聚合法制备了锥形光纤,并对锥形光纤的荧光激发和收集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比较了锥形光纤和普通光纤用作传感头对荧光材料的激发和收集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普通光纤传感头收集不到荧光,而锥形光纤收集到的荧光信号较强.该结果证实了锥形光纤的增强荧光特性,因此在进行基于荧光淬灭原理的爆炸物浓度检测实验时采用锥形光纤作为传感头可以有效提高探测灵敏度.
  • 翁同洋,刘大明,毕忠勤
    2016,32(2):203-209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9
    摘要: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用户侧对设备能耗的监测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实时监测电能的使用情况,设计了一种电能能耗实时监测系统.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硬件上采用RN8209G计量芯片+TelosB节点,在软件上使用TinyOS操作系统nesC编程语言+C#终端显示.将节点实物设计成插座形式,完成了对用户侧电能的实时监测.
    特约专稿
  • 杨欢红,李庆博,盛福,寇柯,马改园,郭富强
    2016,32(2):103-108,114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1
    摘要:
    风电场的装机容量越来越大,但相对于电网系统而言,风电场具有明显的弱馈性能.考虑有撬棒电路投入的双馈风电场,对风电场侧故障期间的序阻抗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双馈风电场正负序等值阻抗近似相等的假设不成立,并指出风电场的接入对利用保护背侧系统正负序阻抗近似相等原理的突变量选相及方向元件将会产生影响.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分析了故障期间序阻抗的特性,从序阻抗的角度验证了其对突变量保护元件的影响.
  • 王俊凯,黄伟,张新伟
    2016,32(2):109-114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2
    摘要:
    根据风力涡轮机的工作原理及风电控制系统的特点,构建了以双馈感应电机为对象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为克服大风扰动对风电机组有功功率的影响,提出了采用融合最大功率追踪算法和直接转矩控制算法的控制策略,以提高功率控制的平稳性.以某风场1.5 MW双馈式风力发电机为参照,搭建机组的Matlab仿真模型,对不同风速扰动下的机组功率控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智能电网技术
  • 雷景生,苏峰,刘大明
    2016,32(2):115-119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3
    摘要:
    为实现电力需求侧用电信息的智能化监测与管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面向电力用户侧的智能控制用电监测节点.介绍了基于射频芯片CC2420和MSP430系列单片机,电能计量芯片RN8209G的智能用电监测节点的设计.该节点具有智能开关控制、电能采集、过载保护和能耗管理等功能,对设计的节点进行了硬件测试和组网通信测试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开发的节点可实现用户侧远程用电监测与控制,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 杨涌文,赵佳林,钱凡悦
    2016,32(2):120-124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4
    摘要:
    根据居民用能价格变化,分析探讨了住宅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得出了在实施阶梯电价后,上海地区光伏发电系统已具有实际的导入价值,而燃气热电联产机组则因为阶梯气价经济性较差,不具有实际导入价值.
  • 封面和目录
  • 李鹏,李彦,朱群志
    2016,32(2):125-128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5
    摘要:
    采用静态混合熔融法制备了多组LiNO3-KNO3不同比例的二元混合熔盐,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TG/DSC同步热分析仪分别对其组成和热物性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5:5组混合熔盐的熔点最低,为129.6 ℃;4:6组混合熔盐的相变潜热值最高,为170.2 J/g;6:4组仍有部分过剩的LiNO3不能参与共熔.
  • 孙家啟,纪冬梅,唐家志
    2016,32(2):129-134,139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6
    摘要:
    断裂及开裂是工程中严重的结构失效形式.结合传统断裂力学中应力强度因子K以及J积分,综述了内聚力模型基本思想及发展,分析了典型的内聚力模型及模型应用的局限性,总结了不同内聚力模型在有限元中的实现形式,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内聚力模型解决不同材料裂纹萌生与扩展的研究状况,得出了内聚力模型可以用以研究裂纹尖端塑性变形、静力和疲劳载荷条件下的蠕变开裂,以及金属、岩土材料及混凝土、复合材料及纳米晶材料裂纹萌生与裂纹扩展的结论.
  • 张冲,吴江,陈先托
    2016,32(2):135-139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7
    摘要:
    采用自主设计的光催化台架,在实验室中研究了Ce和C共掺杂的TiO2在光催化脱汞方面的效率,并与Ce和C的单一掺杂及纯TiO2进行对比,用以确定Ce和C在光催化反应中各自的作用及共掺杂后的相互影响.
  • 电力工程
  • 张栋良,李小龙
    2016,32(2):140-144,150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8
    摘要:
    为改善传统设备监控手段,对移动增强现实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处于运行状态的核电系统.通过工业通讯接口将现场生产数据存储到网络数据库中,当可移动终端摄像头检测并识别到标识图案(Marker)时,借助无线网络通讯技术从服务器返回设备生产数据,经后台控制程序模拟虚拟场景中的设备工况和工质状态,可以实现设备仿真、场景漫游、工况再现,以及生产过程报警和设备控制反馈.对蒸汽发生器的液位测试结果表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在工业领域有很好的应用意义.
  • 穆石磊,刘建锋,江玉蓉,周妮娜
    2016,32(2):145-150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09
    摘要:
    介绍了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原理和软硬件开发过程.该装置下位机硬件采用ARM嵌入式结构实现整体控制和数据处理;软件采用μC/OS-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对系统任务进行管理.分析了现有继电保护测试仪稳态和暂态数据生成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PSCAD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并通过解析PSCAD输出文件作为故障数据的新方法.最后,通过将还原波形与PSCAD波形对比定性分析和作差定量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 温华生,谢潮
    2016,32(2):151-155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0
    摘要:
    针对基于dq变换的传统三相锁相环技术在电网扰动情况下不能准确获取相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q变换的三相自适应锁相环,通过一个自适应环节检测出锁相环三相输入电压信号的基波分量,并将基波分量送给dq变换锁相环以检测出电压的相位.同传统锁相环相比,所提的自适应dq锁相环能在电网电压暂降、电压不平衡、频率跳变、相位跳变以及含有较高谐波的情况下更精确地检测出电压相位.仿真结果表明,该自适应dq锁相环在检测精度和稳定性等方面都优于传统dq锁相环.
  • 肖贤贵,高亮,屠友强,刘天明
    2016,32(2):156-161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1
    摘要:
    运用小波分析处理各相故障电流波形,并求各相电流的小波奇异熵的算法,与设定的阈值比较大小以判定是否为故障.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了一个电力系统模型,分别考虑了合闸时刻、过渡电阻、接地距离、振荡频率、噪声等多种因素后,做了大量仿真分析.得出了该算法鲁棒性好,具有干扰因素影响的特点.
  • 信息控制
  • 郭义波,程际云,李芹,杨平
    2016,32(2):162-166,174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2
    摘要:
    为兼顾搜索速度和精度,提高搜索效率,克服不易跳出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随机选择变异策略、自适应调整变异率和自适应调整交叉率3种改进设想.利用3种改进设想改进DE算法,得到了7种改进算法,将7种改进算法应用到双容水箱液位模型闭环辨识案例中.结果表明,7种改进算法都提高了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综合比较可知,3种改进设想同时应用的改进算法性能最优.
  • 邓集瀚,杨俊杰
    2016,32(2):167-174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3
    摘要:
    采用改进的细菌觅食(MBFO)算法求解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引入了步长递减的控制策略,改善了算法前期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后期的局部搜索能力;引入了SA-PSO变异算子,从而使个体可以相互交流,并从精英那里得到经验;引入遗传算法的交叉和赌盘选择,保护了精英个体,同时降低了解劣化的概率.以IEEE-30节点为例的算例结果表明,较其他几种优化方法而言,MBFO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优化效果,故该算法在解决无功优化问题上可行且有效.
  • 王永晴,雷景生,刘大明
    2016,32(2):175-180,187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4
    摘要: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利用对磁链的估计,提出了一种转子位置、速度的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的相电流和端电压估计电机的定子磁链,再利用定子磁链对估计位置进行校正.针对二阶多项式曲线拟合位置估计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引入锁相环结构来减小稳态估计误差.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法在低速和高速时都能精确辨识出转子的位置和速度,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良好的动静态运行性能.
  • 谢玲玲,雷景生,徐菲菲
    2016,32(2):181-187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5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邻域粗糙集与概率神经网络的水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邻域粗糙集中的近似精度与信息论观点中的条件熵结合,提出近似条件熵的属性约简算法,减少故障冗余信息,得到最优决策表,并将得到的最优决策表作为概率神经网络(PNN)的训练样本,提高了PNN的训练速度和诊断效率,通过实验证明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电力管理与分析
  • 吴翠玉,张美霞,陈海燕,杨秀
    2016,32(2):188-192,209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6
    摘要:
    分析了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各国的电动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模式,从激励政策、保障政策和限制政策3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其近10年来发布的电动汽车扶持政策,并概述了我国近5年来发布的电动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 杨太华,陈骐
    2016,32(2):193-198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7
    摘要:
    为了提高变电站的施工管理水平,引入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技术,以某典型的220 kV变电站施工为实例,运用Revit软件建立变电站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并对其施工过程进行4D仿真模拟.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BIM技术在变电站施工中的实施路径和框架.考虑到变电站主要设备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所建立的BIM变电站模型对变电站噪声的影响,并对变电站的规划设计进行了优化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通信技术
  • 吴建平,初凤红
    2016,32(2):199-202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8
    摘要:
    使用光致聚合法制备了锥形光纤,并对锥形光纤的荧光激发和收集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比较了锥形光纤和普通光纤用作传感头对荧光材料的激发和收集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普通光纤传感头收集不到荧光,而锥形光纤收集到的荧光信号较强.该结果证实了锥形光纤的增强荧光特性,因此在进行基于荧光淬灭原理的爆炸物浓度检测实验时采用锥形光纤作为传感头可以有效提高探测灵敏度.
  • 翁同洋,刘大明,毕忠勤
    2016,32(2):203-209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16.02.019
    摘要: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用户侧对设备能耗的监测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实时监测电能的使用情况,设计了一种电能能耗实时监测系统.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硬件上采用RN8209G计量芯片+TelosB节点,在软件上使用TinyOS操作系统nesC编程语言+C#终端显示.将节点实物设计成插座形式,完成了对用户侧电能的实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