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朱群志
摘要:
太阳能燃料重整和裂解反应制取氢气是国际上太阳能热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太阳能燃料重整和裂解的典型反应以及太阳能热化学反应系统的核心装置, 阐述了直接吸收太阳辐射集热器/热化学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悬浮颗粒集热器/反应器中热输运的影响因素.
潘慧慧,李永光
摘要:
充分考虑了额定风速对额定功率、年发电量、风轮直径, 以及机组成本的影响, 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为风力发电机组额定风速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通过某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按照本方法得出的最佳额定风速为11 m/s, 与传统的额定风速确定方法得出的12 m/s相比, 尽管叶片成本提高了36.93万元, 但是年发电量增加了707 MW, 大大增加了经济效益.
李琦芬,李涛,宋丽斐,孙伟东,潘翠翠
摘要:
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聚光散热系统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 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市场常规采用的矩形翅片和小翅片的散热系统, 以及可能采用的热管散热器, 探讨了适用于聚光高能流密度不均匀性要求的高效散热系统的散热方式, 给出了散热系统结构优化设计形式.
陈乃超,张漾,林健,周骋,郑皓蔚
摘要:
针对不确定多状态时滞分布式连续系统, 研究了其鲁棒H∞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引入Lyapunov函数, 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得到了自治系统的鲁棒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基于该充分条件给出了闭环系统的鲁棒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并设计了系统的鲁棒H∞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的控制器保证了闭环系统的二次稳定, 同时使系统的H∞范数小于给定的衰减水平γ.仿真结果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张页,卢峰,袁卫龙
摘要:
以10kV开闭所智能化改造为例, 在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基础上, 引入了防水、防火、防盗, 以及控制温度和湿度等功能, 实现了该站点的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改造.
高翔,朱昊,李作明,韦钢
摘要:
对变权重组合预测理论进行了扩展和改进, 并以某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为实例, 运用常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改进后的变权重组合方法对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和计算分析.预测结果表明了变权重组合改进预测法的可行性, 有效提高了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和可信度.
姚刚,张海彪,李满堂
摘要:
通过对城市负荷密度特性的研究, 结合新规划理念与方法, 设计了一套城区电网规划辅助系统.系统以负荷密度特性为主线, 形成预测、布局、组网和分析4个部分, 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城市配电网规划尤其是城市新区配电网规划的效率及可操作性.
朱亮
摘要:
论述了谐波产生的原因, 以及谐波对系统和设备造成的危害, 并就县级供电企业在谐波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
何海国,邵俊昱
摘要:
电容电流是配电网系统的安全因素之一, 分析了各种配电网电容电流的测量方法, 采用了3频法直接从PT的二次侧测量电容电流, 并利用不同频率的方法计算出电容电流的大小, 还指出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戴有根
摘要:
阐述了雷电过电压的形成和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危害, 并对10 kV电压等级的配电线路遭受雷击过电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防雷措施, 以确保配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
唐克义,李也白,张霄霄
摘要:
通过分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技术的现状, 提出了一种新的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 利用小波特征频带重构算法对接地电容电流的暂态分量进行提取, 以实现对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线判别.
胡丹梅,张志超,孙凯,张建平
摘要:
设计了一座试验段当量直径为1.5m, 试验段长度为2.0m, 最高实验风速为50m/s的低速开口回流风洞.采用三维建模软件和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对风洞的流场品质进行数值计算.气动设计过程表明, 收缩比、收缩曲线线形、蜂窝器、紊流网对流场品质有较大的影响.
王文欢,潘秉超,潘卫国
摘要:
以数据挖掘的决策树方法为理论基础, 结合燃煤锅炉的具体特点, 将基于决策树归纳分类算法运用于锅炉历史运行数据的分析中.以锅炉效率为决策目标, 对不同烟气含氧量、排烟温度等属性进行分类, 构建决策树模型, 采用决策树归纳分类的方法挖掘出指导锅炉运行的有用规则, 并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朱瑞,孟光,李鸿光,朱彦
摘要:
利用参数化设计的特点以及面向对象编程语言VB, 对CATIA进行了二次开发, 建立了轴承的参数化三维标准件库.以典型轴承为例, 分析了轴承的设计方法, 建立了具有可视化界面的轴承参数化设计系统.
张峰,陈炯,郝静,张理智,陈侠
摘要:
从软硬件和试验方法等方面介绍了一种基于P89V51单片机的高精度工频耐压测控系统.该测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 包括实时数据采集与显示模块、数字调压器模块、故障报警模块、上位机通讯模块和保护控制模块.整个系统具有精度高、体积小、安全性高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刘刚,李凡光
摘要:
首先对采样信号用db4小波进行10层的多分辨分解, 提取扰动信号各层能量与标准信号的能量差作为特征向量;然后用PCA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 取3维数据作为分类的特征向量, 并将训练集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自适应选择最优参数, 并构造训练集模型;最后将测试集数据代入训练集模型进行分类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在PCA降维后可以实现扰动的分类:分辨率高;抗噪能力强;适用于电能质量扰动的分类.
钱虹,黄正润,阮大兵
摘要:
对配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予以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定位算法, 重点分析了其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后续改进方案, 并结合配电网的发展趋势及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对未来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
汤乃云
摘要:
研究了InGaAs/GaAs自组织量子点体系的应变分布.结果表明, 量子点形状的各向异性对其流体静压应变的影响较为微弱, 而对单轴应变的影响则更加明显且较为复杂.对于实验生长的常见S-K模式的量子点, 其弹性张量的立方对称度大于形状对称度, 因此应变分布中的各向异性主要由量子点形状的各向异性决定.量子点内部应变对于量子点各方向尺寸的相对变化较为敏感, 而量子点体积的变化对其应变分量几乎没有影响.
徐曼
摘要:
不同于单个目标的检测, 拥挤场景中多个目标的检测和跟踪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基于拥挤场景中多个人的检测和跟踪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 对检测和跟踪的系统框架、主要方法、实验数据集、性能度量等进行了综述, 指出了拥挤场景中人的检测和跟踪技术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关键问题, 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曹渝昆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SOA架构的分布式企业服务总线模型, 采用层次架构, 将企业服务总线分布到总公司以及各个分公司, 实现了已有系统的集成.该模型已经应用于某大型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业务系统中,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赵玉增,石慧雯,叶琼慧,马利纳,朱韵
摘要:
以苯胺盐酸盐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磺基水杨酸为添加剂, 采用软模板沉淀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不同微观形貌的聚苯胺, 并着重研究了添加剂用量、乙醇/水溶剂比例等对聚苯胺产物形貌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红外光谱对合成的聚苯胺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合成的微米管状聚苯胺对重铬酸钾的吸附性能.
周笑绿,谭小文,李环,商菲,吴南江
摘要: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 研究了自制稀土铈掺杂钛基二氧化锰电极在不同的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反应时间和pH值等参数条件下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自制电极处理印染废水的最适宜条件是电流密度为30 mA/cm2, 电解质(氯化钠)浓度为0.1 mol/L, 反应时间为80 min, pH值为9.在此条件下CODcr去除率达到91.8%, 色度去除率达到96.9%.
梁磊,徐刚,梁碧筠,吕楠楠,潘逸琼
摘要:
用电化学和失重法研究了不同介质条件下超级铁素体不锈钢管海优和超级奥氏体不锈钢AL-6XN之间的电偶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若采用AL-6XN作凝汽器管板, 海优作冷却管, 一般不会发生电偶腐蚀.
诸红玉,倪灵佳,王肖杰,杜旭辉,王子瑜,蒋谙洲
摘要:
通过实验考察了T746防锈剂对汽轮机油使用性能的影响, 指出了T746防锈剂在汽轮机油中的最佳添加剂量为0.02%~0.03%.添加剂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如T746防锈剂的添加量太大, 会使油品的开口闪点下降, 运动粘度上升, 破乳化时间增加, 油品酸值增大.
论文
朱群志
摘要:
太阳能燃料重整和裂解反应制取氢气是国际上太阳能热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太阳能燃料重整和裂解的典型反应以及太阳能热化学反应系统的核心装置, 阐述了直接吸收太阳辐射集热器/热化学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悬浮颗粒集热器/反应器中热输运的影响因素.
潘慧慧,李永光
摘要:
充分考虑了额定风速对额定功率、年发电量、风轮直径, 以及机组成本的影响, 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为风力发电机组额定风速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通过某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按照本方法得出的最佳额定风速为11 m/s, 与传统的额定风速确定方法得出的12 m/s相比, 尽管叶片成本提高了36.93万元, 但是年发电量增加了707 MW, 大大增加了经济效益.
李琦芬,李涛,宋丽斐,孙伟东,潘翠翠
摘要:
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聚光散热系统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 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市场常规采用的矩形翅片和小翅片的散热系统, 以及可能采用的热管散热器, 探讨了适用于聚光高能流密度不均匀性要求的高效散热系统的散热方式, 给出了散热系统结构优化设计形式.
陈乃超,张漾,林健,周骋,郑皓蔚
摘要:
针对不确定多状态时滞分布式连续系统, 研究了其鲁棒H∞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引入Lyapunov函数, 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得到了自治系统的鲁棒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基于该充分条件给出了闭环系统的鲁棒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并设计了系统的鲁棒H∞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的控制器保证了闭环系统的二次稳定, 同时使系统的H∞范数小于给定的衰减水平γ.仿真结果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张页,卢峰,袁卫龙
摘要:
以10kV开闭所智能化改造为例, 在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基础上, 引入了防水、防火、防盗, 以及控制温度和湿度等功能, 实现了该站点的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改造.
高翔,朱昊,李作明,韦钢
摘要:
对变权重组合预测理论进行了扩展和改进, 并以某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为实例, 运用常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改进后的变权重组合方法对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和计算分析.预测结果表明了变权重组合改进预测法的可行性, 有效提高了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和可信度.
姚刚,张海彪,李满堂
摘要:
通过对城市负荷密度特性的研究, 结合新规划理念与方法, 设计了一套城区电网规划辅助系统.系统以负荷密度特性为主线, 形成预测、布局、组网和分析4个部分, 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城市配电网规划尤其是城市新区配电网规划的效率及可操作性.
朱亮
摘要:
论述了谐波产生的原因, 以及谐波对系统和设备造成的危害, 并就县级供电企业在谐波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
何海国,邵俊昱
摘要:
电容电流是配电网系统的安全因素之一, 分析了各种配电网电容电流的测量方法, 采用了3频法直接从PT的二次侧测量电容电流, 并利用不同频率的方法计算出电容电流的大小, 还指出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戴有根
摘要:
阐述了雷电过电压的形成和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危害, 并对10 kV电压等级的配电线路遭受雷击过电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防雷措施, 以确保配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
唐克义,李也白,张霄霄
摘要:
通过分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技术的现状, 提出了一种新的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 利用小波特征频带重构算法对接地电容电流的暂态分量进行提取, 以实现对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线判别.
胡丹梅,张志超,孙凯,张建平
摘要:
设计了一座试验段当量直径为1.5m, 试验段长度为2.0m, 最高实验风速为50m/s的低速开口回流风洞.采用三维建模软件和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对风洞的流场品质进行数值计算.气动设计过程表明, 收缩比、收缩曲线线形、蜂窝器、紊流网对流场品质有较大的影响.
王文欢,潘秉超,潘卫国
摘要:
以数据挖掘的决策树方法为理论基础, 结合燃煤锅炉的具体特点, 将基于决策树归纳分类算法运用于锅炉历史运行数据的分析中.以锅炉效率为决策目标, 对不同烟气含氧量、排烟温度等属性进行分类, 构建决策树模型, 采用决策树归纳分类的方法挖掘出指导锅炉运行的有用规则, 并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朱瑞,孟光,李鸿光,朱彦
摘要:
利用参数化设计的特点以及面向对象编程语言VB, 对CATIA进行了二次开发, 建立了轴承的参数化三维标准件库.以典型轴承为例, 分析了轴承的设计方法, 建立了具有可视化界面的轴承参数化设计系统.
张峰,陈炯,郝静,张理智,陈侠
摘要:
从软硬件和试验方法等方面介绍了一种基于P89V51单片机的高精度工频耐压测控系统.该测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 包括实时数据采集与显示模块、数字调压器模块、故障报警模块、上位机通讯模块和保护控制模块.整个系统具有精度高、体积小、安全性高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刘刚,李凡光
摘要:
首先对采样信号用db4小波进行10层的多分辨分解, 提取扰动信号各层能量与标准信号的能量差作为特征向量;然后用PCA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 取3维数据作为分类的特征向量, 并将训练集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自适应选择最优参数, 并构造训练集模型;最后将测试集数据代入训练集模型进行分类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在PCA降维后可以实现扰动的分类:分辨率高;抗噪能力强;适用于电能质量扰动的分类.
钱虹,黄正润,阮大兵
摘要:
对配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予以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定位算法, 重点分析了其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后续改进方案, 并结合配电网的发展趋势及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对未来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
汤乃云
摘要:
研究了InGaAs/GaAs自组织量子点体系的应变分布.结果表明, 量子点形状的各向异性对其流体静压应变的影响较为微弱, 而对单轴应变的影响则更加明显且较为复杂.对于实验生长的常见S-K模式的量子点, 其弹性张量的立方对称度大于形状对称度, 因此应变分布中的各向异性主要由量子点形状的各向异性决定.量子点内部应变对于量子点各方向尺寸的相对变化较为敏感, 而量子点体积的变化对其应变分量几乎没有影响.
徐曼
摘要:
不同于单个目标的检测, 拥挤场景中多个目标的检测和跟踪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基于拥挤场景中多个人的检测和跟踪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 对检测和跟踪的系统框架、主要方法、实验数据集、性能度量等进行了综述, 指出了拥挤场景中人的检测和跟踪技术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关键问题, 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曹渝昆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SOA架构的分布式企业服务总线模型, 采用层次架构, 将企业服务总线分布到总公司以及各个分公司, 实现了已有系统的集成.该模型已经应用于某大型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业务系统中,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赵玉增,石慧雯,叶琼慧,马利纳,朱韵
摘要:
以苯胺盐酸盐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磺基水杨酸为添加剂, 采用软模板沉淀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不同微观形貌的聚苯胺, 并着重研究了添加剂用量、乙醇/水溶剂比例等对聚苯胺产物形貌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红外光谱对合成的聚苯胺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合成的微米管状聚苯胺对重铬酸钾的吸附性能.
周笑绿,谭小文,李环,商菲,吴南江
摘要: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 研究了自制稀土铈掺杂钛基二氧化锰电极在不同的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反应时间和pH值等参数条件下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自制电极处理印染废水的最适宜条件是电流密度为30 mA/cm2, 电解质(氯化钠)浓度为0.1 mol/L, 反应时间为80 min, pH值为9.在此条件下CODcr去除率达到91.8%, 色度去除率达到96.9%.
梁磊,徐刚,梁碧筠,吕楠楠,潘逸琼
摘要:
用电化学和失重法研究了不同介质条件下超级铁素体不锈钢管海优和超级奥氏体不锈钢AL-6XN之间的电偶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若采用AL-6XN作凝汽器管板, 海优作冷却管, 一般不会发生电偶腐蚀.
诸红玉,倪灵佳,王肖杰,杜旭辉,王子瑜,蒋谙洲
摘要:
通过实验考察了T746防锈剂对汽轮机油使用性能的影响, 指出了T746防锈剂在汽轮机油中的最佳添加剂量为0.02%~0.03%.添加剂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如T746防锈剂的添加量太大, 会使油品的开口闪点下降, 运动粘度上升, 破乳化时间增加, 油品酸值增大.
论文
朱群志
摘要:
太阳能燃料重整和裂解反应制取氢气是国际上太阳能热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太阳能燃料重整和裂解的典型反应以及太阳能热化学反应系统的核心装置, 阐述了直接吸收太阳辐射集热器/热化学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悬浮颗粒集热器/反应器中热输运的影响因素.
潘慧慧,李永光
摘要:
充分考虑了额定风速对额定功率、年发电量、风轮直径, 以及机组成本的影响, 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为风力发电机组额定风速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通过某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按照本方法得出的最佳额定风速为11 m/s, 与传统的额定风速确定方法得出的12 m/s相比, 尽管叶片成本提高了36.93万元, 但是年发电量增加了707 MW, 大大增加了经济效益.
李琦芬,李涛,宋丽斐,孙伟东,潘翠翠
摘要:
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聚光散热系统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 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市场常规采用的矩形翅片和小翅片的散热系统, 以及可能采用的热管散热器, 探讨了适用于聚光高能流密度不均匀性要求的高效散热系统的散热方式, 给出了散热系统结构优化设计形式.
陈乃超,张漾,林健,周骋,郑皓蔚
摘要:
针对不确定多状态时滞分布式连续系统, 研究了其鲁棒H∞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引入Lyapunov函数, 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得到了自治系统的鲁棒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基于该充分条件给出了闭环系统的鲁棒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并设计了系统的鲁棒H∞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的控制器保证了闭环系统的二次稳定, 同时使系统的H∞范数小于给定的衰减水平γ.仿真结果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张页,卢峰,袁卫龙
摘要:
以10kV开闭所智能化改造为例, 在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基础上, 引入了防水、防火、防盗, 以及控制温度和湿度等功能, 实现了该站点的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改造.
高翔,朱昊,李作明,韦钢
摘要:
对变权重组合预测理论进行了扩展和改进, 并以某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为实例, 运用常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改进后的变权重组合方法对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和计算分析.预测结果表明了变权重组合改进预测法的可行性, 有效提高了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和可信度.
姚刚,张海彪,李满堂
摘要:
通过对城市负荷密度特性的研究, 结合新规划理念与方法, 设计了一套城区电网规划辅助系统.系统以负荷密度特性为主线, 形成预测、布局、组网和分析4个部分, 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城市配电网规划尤其是城市新区配电网规划的效率及可操作性.
朱亮
摘要:
论述了谐波产生的原因, 以及谐波对系统和设备造成的危害, 并就县级供电企业在谐波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
何海国,邵俊昱
摘要:
电容电流是配电网系统的安全因素之一, 分析了各种配电网电容电流的测量方法, 采用了3频法直接从PT的二次侧测量电容电流, 并利用不同频率的方法计算出电容电流的大小, 还指出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戴有根
摘要:
阐述了雷电过电压的形成和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危害, 并对10 kV电压等级的配电线路遭受雷击过电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防雷措施, 以确保配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
唐克义,李也白,张霄霄
摘要:
通过分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技术的现状, 提出了一种新的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 利用小波特征频带重构算法对接地电容电流的暂态分量进行提取, 以实现对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线判别.
胡丹梅,张志超,孙凯,张建平
摘要:
设计了一座试验段当量直径为1.5m, 试验段长度为2.0m, 最高实验风速为50m/s的低速开口回流风洞.采用三维建模软件和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对风洞的流场品质进行数值计算.气动设计过程表明, 收缩比、收缩曲线线形、蜂窝器、紊流网对流场品质有较大的影响.
王文欢,潘秉超,潘卫国
摘要:
以数据挖掘的决策树方法为理论基础, 结合燃煤锅炉的具体特点, 将基于决策树归纳分类算法运用于锅炉历史运行数据的分析中.以锅炉效率为决策目标, 对不同烟气含氧量、排烟温度等属性进行分类, 构建决策树模型, 采用决策树归纳分类的方法挖掘出指导锅炉运行的有用规则, 并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朱瑞,孟光,李鸿光,朱彦
摘要:
利用参数化设计的特点以及面向对象编程语言VB, 对CATIA进行了二次开发, 建立了轴承的参数化三维标准件库.以典型轴承为例, 分析了轴承的设计方法, 建立了具有可视化界面的轴承参数化设计系统.
张峰,陈炯,郝静,张理智,陈侠
摘要:
从软硬件和试验方法等方面介绍了一种基于P89V51单片机的高精度工频耐压测控系统.该测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 包括实时数据采集与显示模块、数字调压器模块、故障报警模块、上位机通讯模块和保护控制模块.整个系统具有精度高、体积小、安全性高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刘刚,李凡光
摘要:
首先对采样信号用db4小波进行10层的多分辨分解, 提取扰动信号各层能量与标准信号的能量差作为特征向量;然后用PCA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 取3维数据作为分类的特征向量, 并将训练集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自适应选择最优参数, 并构造训练集模型;最后将测试集数据代入训练集模型进行分类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在PCA降维后可以实现扰动的分类:分辨率高;抗噪能力强;适用于电能质量扰动的分类.
钱虹,黄正润,阮大兵
摘要:
对配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予以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定位算法, 重点分析了其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后续改进方案, 并结合配电网的发展趋势及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对未来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
汤乃云
摘要:
研究了InGaAs/GaAs自组织量子点体系的应变分布.结果表明, 量子点形状的各向异性对其流体静压应变的影响较为微弱, 而对单轴应变的影响则更加明显且较为复杂.对于实验生长的常见S-K模式的量子点, 其弹性张量的立方对称度大于形状对称度, 因此应变分布中的各向异性主要由量子点形状的各向异性决定.量子点内部应变对于量子点各方向尺寸的相对变化较为敏感, 而量子点体积的变化对其应变分量几乎没有影响.
徐曼
摘要:
不同于单个目标的检测, 拥挤场景中多个目标的检测和跟踪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基于拥挤场景中多个人的检测和跟踪技术最新的研究成果, 对检测和跟踪的系统框架、主要方法、实验数据集、性能度量等进行了综述, 指出了拥挤场景中人的检测和跟踪技术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关键问题, 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曹渝昆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SOA架构的分布式企业服务总线模型, 采用层次架构, 将企业服务总线分布到总公司以及各个分公司, 实现了已有系统的集成.该模型已经应用于某大型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业务系统中,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赵玉增,石慧雯,叶琼慧,马利纳,朱韵
摘要:
以苯胺盐酸盐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磺基水杨酸为添加剂, 采用软模板沉淀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不同微观形貌的聚苯胺, 并着重研究了添加剂用量、乙醇/水溶剂比例等对聚苯胺产物形貌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红外光谱对合成的聚苯胺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合成的微米管状聚苯胺对重铬酸钾的吸附性能.
周笑绿,谭小文,李环,商菲,吴南江
摘要: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 研究了自制稀土铈掺杂钛基二氧化锰电极在不同的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反应时间和pH值等参数条件下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自制电极处理印染废水的最适宜条件是电流密度为30 mA/cm2, 电解质(氯化钠)浓度为0.1 mol/L, 反应时间为80 min, pH值为9.在此条件下CODcr去除率达到91.8%, 色度去除率达到96.9%.
梁磊,徐刚,梁碧筠,吕楠楠,潘逸琼
摘要:
用电化学和失重法研究了不同介质条件下超级铁素体不锈钢管海优和超级奥氏体不锈钢AL-6XN之间的电偶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若采用AL-6XN作凝汽器管板, 海优作冷却管, 一般不会发生电偶腐蚀.
诸红玉,倪灵佳,王肖杰,杜旭辉,王子瑜,蒋谙洲
摘要:
通过实验考察了T746防锈剂对汽轮机油使用性能的影响, 指出了T746防锈剂在汽轮机油中的最佳添加剂量为0.02%~0.03%.添加剂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如T746防锈剂的添加量太大, 会使油品的开口闪点下降, 运动粘度上升, 破乳化时间增加, 油品酸值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