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和目录
冯伟忠
2011,27(5):417-422,426 doi:
摘要:
介绍了我国的超临界技术的发展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多个电厂的案例展示了我国的超临界技术从引进到国产化,积极应对新问题,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从而超越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历程.并对我国下一阶段高效超临界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翟德双
摘要:
在A级检修中对某发电厂1#机组汽轮机通流部分汽封进行部分完善改造.在600 MW超临界机组过桥汽封中采用蜂窝汽封技术,利用汽封间隙调整装置进行小背弧修刮调整.改造实验和运行结果表明,过桥汽封漏汽率大幅下降,经济效益明显.
曹家麟,张可夫,边晓燕
2011,27(5):427-430,434 doi:
摘要:
DG的孤岛运行可作为供电恢复过程中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一种重要运行方式.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为了及时制定出优化的孤岛划分方案,提出了含DG的孤岛划分模型和算法,以及基于约束满足问题模型,采用回溯算法对该约束满足问题进行求解,最后用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电力工程
叶建华,曹旭
摘要:
鉴于传统PWM双环控制逆变器在非线性负载工况下出现的输出电压波形畸变这一问题,应用了迭代学习控制对其进行改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可使逆变器获得精确的波形跟踪性能.
杨旭红,卢栋青
2011,27(5):435-438,443 doi:
摘要:
在总结常用的电力系统无功电压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网损、电压质量和无功潮流分布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然后对基本遗传算法进行了一些改进,并将改进的遗传算法应用到IEEE30节点系统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有助于解决无功电压优化问题.
王鲁杨,郝静,陈炯,王禾兴
摘要:
对带电流检测的非互补控制方式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各控制信号的逻辑控制思想及产生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分析验证.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设置各控制信号的时序,可消除失控区域,使斩波交流调压系统适用于各种负载.
高小飞,陈炯,李峰,张周胜
2011,27(5):444-446,450 doi:
摘要:
六氟化硫(SF6)气体以其优良的绝缘和灭弧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压电力设备中,但它也是一种对环境有很大危害的高温室效应气体,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低温室效应的、环境友好的气体替代SF6.研制了灭弧试验装置,对温室效应值较低的c-C4F8气体及其混合气体进行了灭弧试验,利用麦也尔电弧模型得到了电弧时间常数和散出能量常数,并分析了其灭弧性能.结果表明,c-C4F8气体在电力设备中具有一定的应用研究价值.
马爱清,张周胜
摘要:
在二维静电场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推导了基于最速下降法的设计变量灵敏度公式和伴随变量公式.基于现有的Delaunay三角剖分技术,采用Swapping Algorithm更新有限元网格.最后将有限元方法、基于最速下降法的灵敏度计算及网格更新算法有效结合,用于110 kV GIS用光纤电流互感器绝缘结构的自动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非常有效.
汪洋,杨太华,曹加良
摘要:
分析了5.12汶川地震中电网的震害特点和震害原因,阐述了我国电力系统抗震研究的现状,以及各类电力设施在自身结构特点和抗震设计方法中存在的缺陷.结合国外电力系统在应对地震灾害时的应急响应和震后快速恢复方法,提出了对我国现有电力设施进行抗震性能普查、薄弱环节进行抗震加固和重建改造,以及建立相应的应急响应机制的一系列措施.
曹炜,戈睛天,丁志刚,郑晟,张西竹
摘要:
提出了基于PSS/E考虑动态负荷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其潮流与短路电流的计算结果表明:当短路残压较低时,表明短路点与动态负荷的电气距离较近,此时电动机的反馈电流较大;当残压较高时,电动机的反馈电流可以忽略.
智能电网技术
唐忠,杨春旭,崔昊杨
2011,27(5):459-462,467 doi:
摘要:
总结了智能电网的特点、发展阶段及目标,介绍了智能电网的5个关键技术和4大构成系统,分析了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的异同,阐述了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指出电能质量物联网技术必将融入智能电网的发展,并对智能电网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李东东,覃子珊
摘要:
分布式电源是智能电网一个重要的特征.阐述了微电网的定义及太阳能分布式发电工作原理,考虑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建立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中的Matpower软件包对接有太阳能光伏分布式发电的IEEE34配电系统进行随机潮流计算,观察潮流分布状态.仿真分析表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系统有积极作用,能减少系统线路损耗.
施泉生,孙波,蒋浩
2011,27(5):468-470,476 doi:
摘要:
概括了传统需求侧管理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面向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的相关要求,并介绍了国内外在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中的研究成果.
杨启平,徐丹凤,董辉,邓正文
摘要:
介绍了智能电网的高级输电运行(ATO)技术,详细叙述了最新的输电线路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和高级电力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系统的开发、应用,利用人工智能诊断实例论证了电力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系统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符杨,黄旭峰,李振坤
摘要:
从微电网的两种典型运行模式入手,分别总结了国内外在孤岛运行和并网运行模式下微电网的各种电源规划模型,并结合各模型的优劣情况,给出两种运行方式下微电网电源规划的思路.最后,对微电网电源规划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特约专稿
崔洪远,岳亮,高亮
2011,27(5):482-484,489 doi:
摘要:
介绍了3种典型的风力发电机组.通过MATLAB仿真,比较了相同故障情况下3种同等容量的风电机组的短路电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电场接入对电网原有继电保护的影响,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Agent的改善保护措施.
靳希,张菲菲,王晓峰,张立锋,厉瑜,沙旦华,祁晓卿,曹炜
摘要:
针对电力系统综合程序(PSASP)的光伏模块,介绍了并网光伏电站的机电暂态仿真模型,及PSASP中光伏模块的保护功能整定,并在运用此模块的基础上对光伏电站接入后的实际孤立电网稳定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大容量光伏电源的接入会破坏电网的稳定性.
杨秀,杨菲,宗翔,王瑞霄
摘要:
根据光伏电池的物理模型,以及光伏阵列在不同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下的输出特性,对基于boost电路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现,讨论了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并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三相光伏并网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在温度和光照强度的阶跃变化下快速响应,并能够始终保持最大功率输出,验证了理论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任建兴,刘青荣,杨涌文,朱群志
摘要:
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能源供给方式,是智能电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系统主要由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和常规能源天然气驱动的内燃机、燃料电池等发电设备组成.在分析太阳能、风力发电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建筑物导入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可行性.
易洪京,罗扬帆,高亮
摘要:
采用控制直流电动机电枢绕组电流来实现风力机转矩特性的模拟,建立风力机模拟硬件平台以满足风力发电研究的需要.对风速变化及机组转速变化两种典型运行条件下的风力机运行特性进行了模拟实验,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数据一致.基于算法的风力机特性模拟可应用于风力发电技术的实验室研究.
信息与控制技术
钱虹,辛浩,张杨
摘要:
以方家山/福清核电工程的高压加热器为研究对象,介绍了高压加热器水位控制的建模与参数调节.先用试凑法对PI控制调节器的调节参数进行预整定,再通过RBF神经网络整定算法进行优化.最后,使用整定参数对加热器进行3种情况的扰动测试,结果表明控制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控制性均能满足控制要求.
万晖
摘要:
利用绝对稳定性方法分析自抗扰控制器,给出了其控制线性对象的稳定性的充分条件,详细讨论了一阶自抗扰控制器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最后针对一类可作第一近似展开的非线性控制对象,证明其稳定性取决于其第一近似线性对象.
杨平,余洁,孙宇贞
2011,27(5):512-514,518 doi:
摘要:
建立了一种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并与ITAE和Butterworth标准传递函数做了比较.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表明: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具有容易建立、无超调量和便于工程应用的优点.
技术应用
徐耀良,张少成,杨宁,赵万剑,祝毅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阈值分割与分步定位的绝缘子提取算法,可以从航拍巡线图像中分离出绝缘子部分.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滤除复杂背景的干扰,得到准确的绝缘子图像.
程启明,胡晓青,王映斐,汪明媚
摘要:
阐述了飞灰含碳量检测方法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并介绍了相应的典型产品.由于每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在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王海燕
2011,27(5):525-527,533 doi:
摘要:
利用ARM芯片S3C2410,以太网驱动芯片RTL8019AS,无线收发芯片nRF905构建了无线嵌入式Web服务器,并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该方案能消除传统Web服务器的走线和结构布局等限制,能更方便地接入Internet.
张大全,吴崇田,陆铖俊,杜海舟
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材料科学数据库的研究开发状况,讨论了目前材料数据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对电力能源材料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前期建设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数据平台的框架结构和结点规划.
封面和目录
冯伟忠
2011,27(5):417-422,426 doi:
摘要:
介绍了我国的超临界技术的发展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多个电厂的案例展示了我国的超临界技术从引进到国产化,积极应对新问题,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从而超越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历程.并对我国下一阶段高效超临界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翟德双
摘要:
在A级检修中对某发电厂1#机组汽轮机通流部分汽封进行部分完善改造.在600 MW超临界机组过桥汽封中采用蜂窝汽封技术,利用汽封间隙调整装置进行小背弧修刮调整.改造实验和运行结果表明,过桥汽封漏汽率大幅下降,经济效益明显.
曹家麟,张可夫,边晓燕
2011,27(5):427-430,434 doi:
摘要:
DG的孤岛运行可作为供电恢复过程中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一种重要运行方式.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为了及时制定出优化的孤岛划分方案,提出了含DG的孤岛划分模型和算法,以及基于约束满足问题模型,采用回溯算法对该约束满足问题进行求解,最后用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电力工程
叶建华,曹旭
摘要:
鉴于传统PWM双环控制逆变器在非线性负载工况下出现的输出电压波形畸变这一问题,应用了迭代学习控制对其进行改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可使逆变器获得精确的波形跟踪性能.
杨旭红,卢栋青
2011,27(5):435-438,443 doi:
摘要:
在总结常用的电力系统无功电压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网损、电压质量和无功潮流分布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然后对基本遗传算法进行了一些改进,并将改进的遗传算法应用到IEEE30节点系统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有助于解决无功电压优化问题.
王鲁杨,郝静,陈炯,王禾兴
摘要:
对带电流检测的非互补控制方式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各控制信号的逻辑控制思想及产生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分析验证.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设置各控制信号的时序,可消除失控区域,使斩波交流调压系统适用于各种负载.
高小飞,陈炯,李峰,张周胜
2011,27(5):444-446,450 doi:
摘要:
六氟化硫(SF6)气体以其优良的绝缘和灭弧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压电力设备中,但它也是一种对环境有很大危害的高温室效应气体,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低温室效应的、环境友好的气体替代SF6.研制了灭弧试验装置,对温室效应值较低的c-C4F8气体及其混合气体进行了灭弧试验,利用麦也尔电弧模型得到了电弧时间常数和散出能量常数,并分析了其灭弧性能.结果表明,c-C4F8气体在电力设备中具有一定的应用研究价值.
马爱清,张周胜
摘要:
在二维静电场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推导了基于最速下降法的设计变量灵敏度公式和伴随变量公式.基于现有的Delaunay三角剖分技术,采用Swapping Algorithm更新有限元网格.最后将有限元方法、基于最速下降法的灵敏度计算及网格更新算法有效结合,用于110 kV GIS用光纤电流互感器绝缘结构的自动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非常有效.
汪洋,杨太华,曹加良
摘要:
分析了5.12汶川地震中电网的震害特点和震害原因,阐述了我国电力系统抗震研究的现状,以及各类电力设施在自身结构特点和抗震设计方法中存在的缺陷.结合国外电力系统在应对地震灾害时的应急响应和震后快速恢复方法,提出了对我国现有电力设施进行抗震性能普查、薄弱环节进行抗震加固和重建改造,以及建立相应的应急响应机制的一系列措施.
曹炜,戈睛天,丁志刚,郑晟,张西竹
摘要:
提出了基于PSS/E考虑动态负荷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其潮流与短路电流的计算结果表明:当短路残压较低时,表明短路点与动态负荷的电气距离较近,此时电动机的反馈电流较大;当残压较高时,电动机的反馈电流可以忽略.
智能电网技术
唐忠,杨春旭,崔昊杨
2011,27(5):459-462,467 doi:
摘要:
总结了智能电网的特点、发展阶段及目标,介绍了智能电网的5个关键技术和4大构成系统,分析了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的异同,阐述了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指出电能质量物联网技术必将融入智能电网的发展,并对智能电网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李东东,覃子珊
摘要:
分布式电源是智能电网一个重要的特征.阐述了微电网的定义及太阳能分布式发电工作原理,考虑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建立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中的Matpower软件包对接有太阳能光伏分布式发电的IEEE34配电系统进行随机潮流计算,观察潮流分布状态.仿真分析表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系统有积极作用,能减少系统线路损耗.
施泉生,孙波,蒋浩
2011,27(5):468-470,476 doi:
摘要:
概括了传统需求侧管理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面向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的相关要求,并介绍了国内外在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中的研究成果.
杨启平,徐丹凤,董辉,邓正文
摘要:
介绍了智能电网的高级输电运行(ATO)技术,详细叙述了最新的输电线路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和高级电力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系统的开发、应用,利用人工智能诊断实例论证了电力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系统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符杨,黄旭峰,李振坤
摘要:
从微电网的两种典型运行模式入手,分别总结了国内外在孤岛运行和并网运行模式下微电网的各种电源规划模型,并结合各模型的优劣情况,给出两种运行方式下微电网电源规划的思路.最后,对微电网电源规划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特约专稿
崔洪远,岳亮,高亮
2011,27(5):482-484,489 doi:
摘要:
介绍了3种典型的风力发电机组.通过MATLAB仿真,比较了相同故障情况下3种同等容量的风电机组的短路电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电场接入对电网原有继电保护的影响,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Agent的改善保护措施.
靳希,张菲菲,王晓峰,张立锋,厉瑜,沙旦华,祁晓卿,曹炜
摘要:
针对电力系统综合程序(PSASP)的光伏模块,介绍了并网光伏电站的机电暂态仿真模型,及PSASP中光伏模块的保护功能整定,并在运用此模块的基础上对光伏电站接入后的实际孤立电网稳定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大容量光伏电源的接入会破坏电网的稳定性.
杨秀,杨菲,宗翔,王瑞霄
摘要:
根据光伏电池的物理模型,以及光伏阵列在不同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下的输出特性,对基于boost电路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现,讨论了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并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三相光伏并网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在温度和光照强度的阶跃变化下快速响应,并能够始终保持最大功率输出,验证了理论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任建兴,刘青荣,杨涌文,朱群志
摘要:
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能源供给方式,是智能电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系统主要由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和常规能源天然气驱动的内燃机、燃料电池等发电设备组成.在分析太阳能、风力发电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建筑物导入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可行性.
易洪京,罗扬帆,高亮
摘要:
采用控制直流电动机电枢绕组电流来实现风力机转矩特性的模拟,建立风力机模拟硬件平台以满足风力发电研究的需要.对风速变化及机组转速变化两种典型运行条件下的风力机运行特性进行了模拟实验,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数据一致.基于算法的风力机特性模拟可应用于风力发电技术的实验室研究.
信息与控制技术
钱虹,辛浩,张杨
摘要:
以方家山/福清核电工程的高压加热器为研究对象,介绍了高压加热器水位控制的建模与参数调节.先用试凑法对PI控制调节器的调节参数进行预整定,再通过RBF神经网络整定算法进行优化.最后,使用整定参数对加热器进行3种情况的扰动测试,结果表明控制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控制性均能满足控制要求.
万晖
摘要:
利用绝对稳定性方法分析自抗扰控制器,给出了其控制线性对象的稳定性的充分条件,详细讨论了一阶自抗扰控制器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最后针对一类可作第一近似展开的非线性控制对象,证明其稳定性取决于其第一近似线性对象.
杨平,余洁,孙宇贞
2011,27(5):512-514,518 doi:
摘要:
建立了一种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并与ITAE和Butterworth标准传递函数做了比较.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表明: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具有容易建立、无超调量和便于工程应用的优点.
技术应用
徐耀良,张少成,杨宁,赵万剑,祝毅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阈值分割与分步定位的绝缘子提取算法,可以从航拍巡线图像中分离出绝缘子部分.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滤除复杂背景的干扰,得到准确的绝缘子图像.
程启明,胡晓青,王映斐,汪明媚
摘要:
阐述了飞灰含碳量检测方法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并介绍了相应的典型产品.由于每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在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王海燕
2011,27(5):525-527,533 doi:
摘要:
利用ARM芯片S3C2410,以太网驱动芯片RTL8019AS,无线收发芯片nRF905构建了无线嵌入式Web服务器,并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该方案能消除传统Web服务器的走线和结构布局等限制,能更方便地接入Internet.
张大全,吴崇田,陆铖俊,杜海舟
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材料科学数据库的研究开发状况,讨论了目前材料数据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对电力能源材料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前期建设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数据平台的框架结构和结点规划.
封面和目录
冯伟忠
2011,27(5):417-422,426 doi:
摘要:
介绍了我国的超临界技术的发展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多个电厂的案例展示了我国的超临界技术从引进到国产化,积极应对新问题,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从而超越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历程.并对我国下一阶段高效超临界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翟德双
摘要:
在A级检修中对某发电厂1#机组汽轮机通流部分汽封进行部分完善改造.在600 MW超临界机组过桥汽封中采用蜂窝汽封技术,利用汽封间隙调整装置进行小背弧修刮调整.改造实验和运行结果表明,过桥汽封漏汽率大幅下降,经济效益明显.
曹家麟,张可夫,边晓燕
2011,27(5):427-430,434 doi:
摘要:
DG的孤岛运行可作为供电恢复过程中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一种重要运行方式.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为了及时制定出优化的孤岛划分方案,提出了含DG的孤岛划分模型和算法,以及基于约束满足问题模型,采用回溯算法对该约束满足问题进行求解,最后用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电力工程
叶建华,曹旭
摘要:
鉴于传统PWM双环控制逆变器在非线性负载工况下出现的输出电压波形畸变这一问题,应用了迭代学习控制对其进行改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可使逆变器获得精确的波形跟踪性能.
杨旭红,卢栋青
2011,27(5):435-438,443 doi:
摘要:
在总结常用的电力系统无功电压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网损、电压质量和无功潮流分布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然后对基本遗传算法进行了一些改进,并将改进的遗传算法应用到IEEE30节点系统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有助于解决无功电压优化问题.
王鲁杨,郝静,陈炯,王禾兴
摘要:
对带电流检测的非互补控制方式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各控制信号的逻辑控制思想及产生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分析验证.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设置各控制信号的时序,可消除失控区域,使斩波交流调压系统适用于各种负载.
高小飞,陈炯,李峰,张周胜
2011,27(5):444-446,450 doi:
摘要:
六氟化硫(SF6)气体以其优良的绝缘和灭弧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压电力设备中,但它也是一种对环境有很大危害的高温室效应气体,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低温室效应的、环境友好的气体替代SF6.研制了灭弧试验装置,对温室效应值较低的c-C4F8气体及其混合气体进行了灭弧试验,利用麦也尔电弧模型得到了电弧时间常数和散出能量常数,并分析了其灭弧性能.结果表明,c-C4F8气体在电力设备中具有一定的应用研究价值.
马爱清,张周胜
摘要:
在二维静电场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推导了基于最速下降法的设计变量灵敏度公式和伴随变量公式.基于现有的Delaunay三角剖分技术,采用Swapping Algorithm更新有限元网格.最后将有限元方法、基于最速下降法的灵敏度计算及网格更新算法有效结合,用于110 kV GIS用光纤电流互感器绝缘结构的自动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非常有效.
汪洋,杨太华,曹加良
摘要:
分析了5.12汶川地震中电网的震害特点和震害原因,阐述了我国电力系统抗震研究的现状,以及各类电力设施在自身结构特点和抗震设计方法中存在的缺陷.结合国外电力系统在应对地震灾害时的应急响应和震后快速恢复方法,提出了对我国现有电力设施进行抗震性能普查、薄弱环节进行抗震加固和重建改造,以及建立相应的应急响应机制的一系列措施.
曹炜,戈睛天,丁志刚,郑晟,张西竹
摘要:
提出了基于PSS/E考虑动态负荷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其潮流与短路电流的计算结果表明:当短路残压较低时,表明短路点与动态负荷的电气距离较近,此时电动机的反馈电流较大;当残压较高时,电动机的反馈电流可以忽略.
智能电网技术
唐忠,杨春旭,崔昊杨
2011,27(5):459-462,467 doi:
摘要:
总结了智能电网的特点、发展阶段及目标,介绍了智能电网的5个关键技术和4大构成系统,分析了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的异同,阐述了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指出电能质量物联网技术必将融入智能电网的发展,并对智能电网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李东东,覃子珊
摘要:
分布式电源是智能电网一个重要的特征.阐述了微电网的定义及太阳能分布式发电工作原理,考虑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建立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中的Matpower软件包对接有太阳能光伏分布式发电的IEEE34配电系统进行随机潮流计算,观察潮流分布状态.仿真分析表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系统有积极作用,能减少系统线路损耗.
施泉生,孙波,蒋浩
2011,27(5):468-470,476 doi:
摘要:
概括了传统需求侧管理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面向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的相关要求,并介绍了国内外在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中的研究成果.
杨启平,徐丹凤,董辉,邓正文
摘要:
介绍了智能电网的高级输电运行(ATO)技术,详细叙述了最新的输电线路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和高级电力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系统的开发、应用,利用人工智能诊断实例论证了电力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系统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符杨,黄旭峰,李振坤
摘要:
从微电网的两种典型运行模式入手,分别总结了国内外在孤岛运行和并网运行模式下微电网的各种电源规划模型,并结合各模型的优劣情况,给出两种运行方式下微电网电源规划的思路.最后,对微电网电源规划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特约专稿
崔洪远,岳亮,高亮
2011,27(5):482-484,489 doi:
摘要:
介绍了3种典型的风力发电机组.通过MATLAB仿真,比较了相同故障情况下3种同等容量的风电机组的短路电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电场接入对电网原有继电保护的影响,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Agent的改善保护措施.
靳希,张菲菲,王晓峰,张立锋,厉瑜,沙旦华,祁晓卿,曹炜
摘要:
针对电力系统综合程序(PSASP)的光伏模块,介绍了并网光伏电站的机电暂态仿真模型,及PSASP中光伏模块的保护功能整定,并在运用此模块的基础上对光伏电站接入后的实际孤立电网稳定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大容量光伏电源的接入会破坏电网的稳定性.
杨秀,杨菲,宗翔,王瑞霄
摘要:
根据光伏电池的物理模型,以及光伏阵列在不同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下的输出特性,对基于boost电路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现,讨论了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并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三相光伏并网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在温度和光照强度的阶跃变化下快速响应,并能够始终保持最大功率输出,验证了理论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任建兴,刘青荣,杨涌文,朱群志
摘要:
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能源供给方式,是智能电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系统主要由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和常规能源天然气驱动的内燃机、燃料电池等发电设备组成.在分析太阳能、风力发电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建筑物导入可再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可行性.
易洪京,罗扬帆,高亮
摘要:
采用控制直流电动机电枢绕组电流来实现风力机转矩特性的模拟,建立风力机模拟硬件平台以满足风力发电研究的需要.对风速变化及机组转速变化两种典型运行条件下的风力机运行特性进行了模拟实验,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数据一致.基于算法的风力机特性模拟可应用于风力发电技术的实验室研究.
信息与控制技术
钱虹,辛浩,张杨
摘要:
以方家山/福清核电工程的高压加热器为研究对象,介绍了高压加热器水位控制的建模与参数调节.先用试凑法对PI控制调节器的调节参数进行预整定,再通过RBF神经网络整定算法进行优化.最后,使用整定参数对加热器进行3种情况的扰动测试,结果表明控制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控制性均能满足控制要求.
万晖
摘要:
利用绝对稳定性方法分析自抗扰控制器,给出了其控制线性对象的稳定性的充分条件,详细讨论了一阶自抗扰控制器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最后针对一类可作第一近似展开的非线性控制对象,证明其稳定性取决于其第一近似线性对象.
杨平,余洁,孙宇贞
2011,27(5):512-514,518 doi:
摘要:
建立了一种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并与ITAE和Butterworth标准传递函数做了比较.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表明: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具有容易建立、无超调量和便于工程应用的优点.
技术应用
徐耀良,张少成,杨宁,赵万剑,祝毅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阈值分割与分步定位的绝缘子提取算法,可以从航拍巡线图像中分离出绝缘子部分.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滤除复杂背景的干扰,得到准确的绝缘子图像.
程启明,胡晓青,王映斐,汪明媚
摘要:
阐述了飞灰含碳量检测方法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并介绍了相应的典型产品.由于每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在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王海燕
2011,27(5):525-527,533 doi:
摘要:
利用ARM芯片S3C2410,以太网驱动芯片RTL8019AS,无线收发芯片nRF905构建了无线嵌入式Web服务器,并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该方案能消除传统Web服务器的走线和结构布局等限制,能更方便地接入Internet.
张大全,吴崇田,陆铖俊,杜海舟
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材料科学数据库的研究开发状况,讨论了目前材料数据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对电力能源材料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前期建设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数据平台的框架结构和结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