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和目录
-
摘要:
清洁安全发电
刘方
摘要:
采用喷射器回收膨胀功是提高跨临界CO2蒸气压缩制冷系统性能系数(COP)的有效措施之一。概述了跨临界CO2喷射器模拟研究现状,探讨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喷射器模型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赵悦彤,丁红蕾,邱凯娜,马骏驰,张凯,潘卫国
摘要:
金属材料的大气腐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模拟金属材料在不同大气环境下的腐蚀并预测其长期腐蚀水平意义重大。主要阐述了腐蚀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综述了自然暴露实验法、湿热实验、盐雾实验、干湿交替循环实验和多因子循环复合腐蚀实验等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其中多因子循环复合腐蚀实验已成为模拟大气腐蚀加速实验的主要发展方向。
王程遥,张魏,彭程
摘要:
基于高速可视化成像实验平台,对液滴撞击疏水球面进行了实验研究,观测并定量表征了液滴撞击过程的动态行为,分析了液滴撞击速度和液滴-球体直径比对液滴撞击行为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撞击过程可分为铺展、回缩和振荡3个阶段;液滴在接触球面后沿接触点向四周均匀铺展,达到最大铺展后回缩,之后进行多次铺展-回缩的振荡过程,直到动能与表面能达到平衡状态,液滴在球面上趋于静止;液滴撞击速度的增加增大了液滴惯性力,促进液滴的铺展,使液滴达到平衡稳定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增加;液滴-球体直径比对液滴撞击行为特征影响较小。
李芳芹,沈海燕,王冠军,官贞珍,程智海,任建兴
摘要:
以某1 000MW超临界塔式电站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锅炉燃用高碱煤对炉内燃烧特性和结渣特性的影响。使用CFD模拟软件对炉内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稳态燃烧模拟,并对掺烧不同比例准东煤后的炉内温度场和结焦率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高碱煤掺混比例的提高,炉内温度水平逐渐下降,当掺混比例较高时,炉内温度水平已难以匹配正常燃烧的条件。更改煤粉平均粒径的模拟结果表明,粒径和掺混比例都与炉内结渣特性有着较强的关联,这是由不同掺混比例下粒径改变后对于碰壁情况与温度水平的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的。
徐蓬章,马素霞,尹建国,钱海,胡洲,吴华振
摘要:
热管真空灌装封装技术是制作热管的关键技术。工业上运用广泛的方法是"沸腾排气法",但该方法存在质量控制精度差和真空度不足等缺陷。常见的热管封装技术为冷焊技术,但封装过程中容易导致真空破坏。针对这些不足,研制了一种热管真空灌装封装系统:利用真空泵使热管内部实现高真空,同时利用液压装置对热管实现封装;对系统灌装封装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基于MFC编制了远程控制程序;通过实验,对液压压力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佳运行参数。该系统克服了沸腾排气法和现有冷焊技术的不足,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
陈家绪,尹建国,孟庆虎,吴华振
摘要:
热管换热器因其优良的传热性能在余热回收中被广泛应用。以某电站58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VC++和MFC类库技术开发了超低温热管换热器的优化设计程序。该软件具有可视化参数输入和输出界面,集成了流体热力学性质计算模型接口,通过对数平均温差法、离散方法与流动阻力校核等计算方法,实现了针对不同流体的换热器的设计和计算。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烟气侧长度与翅片高度存在最佳值,且翅片间距与翅片厚度对换热器的影响最大。
焦玉龙,郑晨,徐图,杨森,彭程
摘要:
核电站厂坪高,循环冷却水量大,需要高扬程大流量的循环水泵,因此存在巨大的节能空间。根据现有核电站设备及管道参数拟合管路特性曲线,采用Flowmaster软件搭建了水力仿真模型,计算了变频及阀门调节时循环水泵的功率变化,充分利用虹吸作用和更换循环水管道管材,降低循环水泵扬程。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工况转换、虹吸利用、管材更换后,核电站节能效果显著。
智能电网技术
官贞珍,任建兴,朱全军
摘要:
简要介绍了智利《抗震设计》《高压电气设施抗震设计规范》《变电站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情况,详细探讨了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抗震设计方法和相关规定。从智利抗震设防目标、设防水准、场地类别、抗震设计方法和抗震设计反应谱等方面分析了智利电气设备的抗震技术和抗震规范,并扼要介绍了变电站电气设备振动台试验的基本规定。与智利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相比,我国在抗震设防类别、场地分类方案、静力和动力设计方法、抗震设计反应谱等方面均有较大不同。在考虑地震环境差异的情况下,学习和引进智利先进的抗震技术,对改进我国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和提高我国电气设备的抗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郝世旺
摘要:
变压器故障概率计算复杂、应用性强,是工程实践和研究领域中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分析了变压器故障概率计算方法研究现状,并重点提出了融合故障树分析和设备状态量评价的变压器故障概率综合计算方法。基于故障树分析方法获取变压器故障因素及故障树底事件,与对应状态量建立关联后进行评价,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求取变压器故障状态量表征权重,最终构建出变压器故障概率综合计算公式模型。以实际计算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应用效果。
马涛,任洪波,吴琼
摘要:
区域建筑的功能组合和业态配比研究是提高综合能源利用的核心。基于eQUEST软件模拟得到典型建筑动态负荷,采用情景分析法对不同类型城市综合体进行分析,以负荷特性和区域节能减排率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节能率最佳情景在商业主导型城市综合体中,减排率最佳情景在住宅主导型城市综合体中。
程本俊,宋明中
摘要:
介绍了小波变换理论,论述了基于电流频谱分析的异步变频电机在线监测诊断系统架构。通过对电机电气信号的采集,利用小波变换频谱分析方法,分析了稳态运行时定子电流的频谱,提取出故障信号的特征,对电机典型故障进行了定位和诊断,并通过故障案例论证该诊断分析系统的有效性。
储能技术
马昕霞,林玉杰,宋明中,项俊欣,吴天予,熊启阳
摘要:
风光储发电系统是提高新能源利用率的有效形式,风光互补与储能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产生的影响。容量配置优化问题则是风光储发电系统能否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的关键。分析了容量配置优化的重要性,阐述了目前使用较多的两种群智能算法在容量配置优化方面的应用,并对这些容量配置优化算法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尉清源,郑莆燕,朱群志,邹思宇,白天宇,程云瑞,封康
摘要:
以某单级工业供热的热电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在系统中引入蓄热装置并与旁路系统结合,提出了在蓄热和放热阶段均可以调峰的旁路-蓄热调峰方案,以较少的蓄热介质实现了连续长时间调峰。采用 EBSILON 软件搭建机组分析模型,对机组的原调峰方案、抽汽蓄热调峰方案、旁路-蓄热调峰方案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旁路-蓄热调峰方案的调峰范围最大,降负荷调峰深度最深可达127.5 MW;一个蓄放热周期内旁路-蓄热调峰方案的热效率最高,运行收益最大。
石蔚杰,刘青荣
摘要:
定义了两个指标,分别从填谷功率和调峰功率来说明虚拟储能的填谷能力和调峰能力。采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对一栋二层办公楼进行模拟,通过设置时间计划表来量化建筑虚拟储能的能力,从而实现对建筑虚拟储能的利用。模型得出了虚拟储能的关键性指标,其中填谷功率为40.9 kW,调峰功率为43.8 kW。根据分时电价制定策略,在虚拟储能运行策略下建筑空调电费单日节省34.6元,节省率为12.7%。虚拟储能净效益为1.8%。
新能源利用
谢飞
摘要:
基于TracePro光路分析软件,对菲涅尔反射聚光系统进行了模拟,发现反射聚光后在光伏电池上的光强分布均匀。在不同追踪精度的情况下,接收器上接收的能量分析表明追踪精度在±3°以内时,可以将辐射能量的70%聚集到接收器上。采用主动追踪算法定位太阳位置,考虑赤经因素对追踪精度的影响,修正算法后追踪误差小于1°。太阳能电-热综合利用CPV/T系统有效解决了聚光后电池升温的问题,验证了菲涅尔反射聚光电-热综合利用的可行性。
刘青荣,叶家盛,阮应君,钱凡悦,孟华
摘要:
针对太阳能光伏制冷系统使用过程存在的供需不匹配现象,充分利用建筑本身的热惰性和蓄热属性,展开基于建筑虚拟储能的供需匹配性研究。首先,基于DeST建立了上海地区典型办公建筑,在完成可靠性验证的基础上,设计了太阳能光伏制冷系统并预测了典型日光伏阵列的逐时发电量。然后,确定了虚拟储能的充放时间和对建筑负荷的消减情况,并基于虚拟储能技术对制冷机电耗进行了优化,采用本址供能满足负荷占比(OEF)以及本址供能满足自消费占比(OEM)2个评价指标对系统供需匹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虚拟储能后,系统OEF从75.76%提升到86.54%,OEM从75.73%提升到91.05%,当日最大余量电量消减幅度可达54.81%。
其他研究
杨太华,高余奇
摘要:
"一带一路"能源安全合作背景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并分析了2003—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电力投资效率和潜力。研究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力投资效率比较显著,而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投资潜力能够得到较好的实现,但高投资效率的国家较少,特别是亚洲地区国家,电力投资效率都不超过0.8,说明"一带一路"能源电力投资潜力巨大。
本期目录
-
摘要:
封面和目录
-
摘要:
清洁安全发电
刘方
摘要:
采用喷射器回收膨胀功是提高跨临界CO2蒸气压缩制冷系统性能系数(COP)的有效措施之一。概述了跨临界CO2喷射器模拟研究现状,探讨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喷射器模型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赵悦彤,丁红蕾,邱凯娜,马骏驰,张凯,潘卫国
摘要:
金属材料的大气腐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模拟金属材料在不同大气环境下的腐蚀并预测其长期腐蚀水平意义重大。主要阐述了腐蚀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综述了自然暴露实验法、湿热实验、盐雾实验、干湿交替循环实验和多因子循环复合腐蚀实验等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其中多因子循环复合腐蚀实验已成为模拟大气腐蚀加速实验的主要发展方向。
王程遥,张魏,彭程
摘要:
基于高速可视化成像实验平台,对液滴撞击疏水球面进行了实验研究,观测并定量表征了液滴撞击过程的动态行为,分析了液滴撞击速度和液滴-球体直径比对液滴撞击行为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撞击过程可分为铺展、回缩和振荡3个阶段;液滴在接触球面后沿接触点向四周均匀铺展,达到最大铺展后回缩,之后进行多次铺展-回缩的振荡过程,直到动能与表面能达到平衡状态,液滴在球面上趋于静止;液滴撞击速度的增加增大了液滴惯性力,促进液滴的铺展,使液滴达到平衡稳定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增加;液滴-球体直径比对液滴撞击行为特征影响较小。
李芳芹,沈海燕,王冠军,官贞珍,程智海,任建兴
摘要:
以某1 000MW超临界塔式电站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锅炉燃用高碱煤对炉内燃烧特性和结渣特性的影响。使用CFD模拟软件对炉内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稳态燃烧模拟,并对掺烧不同比例准东煤后的炉内温度场和结焦率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高碱煤掺混比例的提高,炉内温度水平逐渐下降,当掺混比例较高时,炉内温度水平已难以匹配正常燃烧的条件。更改煤粉平均粒径的模拟结果表明,粒径和掺混比例都与炉内结渣特性有着较强的关联,这是由不同掺混比例下粒径改变后对于碰壁情况与温度水平的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的。
徐蓬章,马素霞,尹建国,钱海,胡洲,吴华振
摘要:
热管真空灌装封装技术是制作热管的关键技术。工业上运用广泛的方法是"沸腾排气法",但该方法存在质量控制精度差和真空度不足等缺陷。常见的热管封装技术为冷焊技术,但封装过程中容易导致真空破坏。针对这些不足,研制了一种热管真空灌装封装系统:利用真空泵使热管内部实现高真空,同时利用液压装置对热管实现封装;对系统灌装封装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基于MFC编制了远程控制程序;通过实验,对液压压力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佳运行参数。该系统克服了沸腾排气法和现有冷焊技术的不足,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
陈家绪,尹建国,孟庆虎,吴华振
摘要:
热管换热器因其优良的传热性能在余热回收中被广泛应用。以某电站58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VC++和MFC类库技术开发了超低温热管换热器的优化设计程序。该软件具有可视化参数输入和输出界面,集成了流体热力学性质计算模型接口,通过对数平均温差法、离散方法与流动阻力校核等计算方法,实现了针对不同流体的换热器的设计和计算。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烟气侧长度与翅片高度存在最佳值,且翅片间距与翅片厚度对换热器的影响最大。
焦玉龙,郑晨,徐图,杨森,彭程
摘要:
核电站厂坪高,循环冷却水量大,需要高扬程大流量的循环水泵,因此存在巨大的节能空间。根据现有核电站设备及管道参数拟合管路特性曲线,采用Flowmaster软件搭建了水力仿真模型,计算了变频及阀门调节时循环水泵的功率变化,充分利用虹吸作用和更换循环水管道管材,降低循环水泵扬程。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工况转换、虹吸利用、管材更换后,核电站节能效果显著。
智能电网技术
官贞珍,任建兴,朱全军
摘要:
简要介绍了智利《抗震设计》《高压电气设施抗震设计规范》《变电站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情况,详细探讨了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抗震设计方法和相关规定。从智利抗震设防目标、设防水准、场地类别、抗震设计方法和抗震设计反应谱等方面分析了智利电气设备的抗震技术和抗震规范,并扼要介绍了变电站电气设备振动台试验的基本规定。与智利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相比,我国在抗震设防类别、场地分类方案、静力和动力设计方法、抗震设计反应谱等方面均有较大不同。在考虑地震环境差异的情况下,学习和引进智利先进的抗震技术,对改进我国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和提高我国电气设备的抗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郝世旺
摘要:
变压器故障概率计算复杂、应用性强,是工程实践和研究领域中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分析了变压器故障概率计算方法研究现状,并重点提出了融合故障树分析和设备状态量评价的变压器故障概率综合计算方法。基于故障树分析方法获取变压器故障因素及故障树底事件,与对应状态量建立关联后进行评价,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求取变压器故障状态量表征权重,最终构建出变压器故障概率综合计算公式模型。以实际计算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应用效果。
马涛,任洪波,吴琼
摘要:
区域建筑的功能组合和业态配比研究是提高综合能源利用的核心。基于eQUEST软件模拟得到典型建筑动态负荷,采用情景分析法对不同类型城市综合体进行分析,以负荷特性和区域节能减排率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节能率最佳情景在商业主导型城市综合体中,减排率最佳情景在住宅主导型城市综合体中。
程本俊,宋明中
摘要:
介绍了小波变换理论,论述了基于电流频谱分析的异步变频电机在线监测诊断系统架构。通过对电机电气信号的采集,利用小波变换频谱分析方法,分析了稳态运行时定子电流的频谱,提取出故障信号的特征,对电机典型故障进行了定位和诊断,并通过故障案例论证该诊断分析系统的有效性。
储能技术
马昕霞,林玉杰,宋明中,项俊欣,吴天予,熊启阳
摘要:
风光储发电系统是提高新能源利用率的有效形式,风光互补与储能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产生的影响。容量配置优化问题则是风光储发电系统能否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的关键。分析了容量配置优化的重要性,阐述了目前使用较多的两种群智能算法在容量配置优化方面的应用,并对这些容量配置优化算法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尉清源,郑莆燕,朱群志,邹思宇,白天宇,程云瑞,封康
摘要:
以某单级工业供热的热电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在系统中引入蓄热装置并与旁路系统结合,提出了在蓄热和放热阶段均可以调峰的旁路-蓄热调峰方案,以较少的蓄热介质实现了连续长时间调峰。采用 EBSILON 软件搭建机组分析模型,对机组的原调峰方案、抽汽蓄热调峰方案、旁路-蓄热调峰方案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旁路-蓄热调峰方案的调峰范围最大,降负荷调峰深度最深可达127.5 MW;一个蓄放热周期内旁路-蓄热调峰方案的热效率最高,运行收益最大。
石蔚杰,刘青荣
摘要:
定义了两个指标,分别从填谷功率和调峰功率来说明虚拟储能的填谷能力和调峰能力。采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对一栋二层办公楼进行模拟,通过设置时间计划表来量化建筑虚拟储能的能力,从而实现对建筑虚拟储能的利用。模型得出了虚拟储能的关键性指标,其中填谷功率为40.9 kW,调峰功率为43.8 kW。根据分时电价制定策略,在虚拟储能运行策略下建筑空调电费单日节省34.6元,节省率为12.7%。虚拟储能净效益为1.8%。
新能源利用
谢飞
摘要:
基于TracePro光路分析软件,对菲涅尔反射聚光系统进行了模拟,发现反射聚光后在光伏电池上的光强分布均匀。在不同追踪精度的情况下,接收器上接收的能量分析表明追踪精度在±3°以内时,可以将辐射能量的70%聚集到接收器上。采用主动追踪算法定位太阳位置,考虑赤经因素对追踪精度的影响,修正算法后追踪误差小于1°。太阳能电-热综合利用CPV/T系统有效解决了聚光后电池升温的问题,验证了菲涅尔反射聚光电-热综合利用的可行性。
刘青荣,叶家盛,阮应君,钱凡悦,孟华
摘要:
针对太阳能光伏制冷系统使用过程存在的供需不匹配现象,充分利用建筑本身的热惰性和蓄热属性,展开基于建筑虚拟储能的供需匹配性研究。首先,基于DeST建立了上海地区典型办公建筑,在完成可靠性验证的基础上,设计了太阳能光伏制冷系统并预测了典型日光伏阵列的逐时发电量。然后,确定了虚拟储能的充放时间和对建筑负荷的消减情况,并基于虚拟储能技术对制冷机电耗进行了优化,采用本址供能满足负荷占比(OEF)以及本址供能满足自消费占比(OEM)2个评价指标对系统供需匹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虚拟储能后,系统OEF从75.76%提升到86.54%,OEM从75.73%提升到91.05%,当日最大余量电量消减幅度可达54.81%。
其他研究
杨太华,高余奇
摘要:
"一带一路"能源安全合作背景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并分析了2003—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电力投资效率和潜力。研究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力投资效率比较显著,而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投资潜力能够得到较好的实现,但高投资效率的国家较少,特别是亚洲地区国家,电力投资效率都不超过0.8,说明"一带一路"能源电力投资潜力巨大。
本期目录
-
摘要:
封面和目录
-
摘要:
清洁安全发电
刘方
摘要:
采用喷射器回收膨胀功是提高跨临界CO2蒸气压缩制冷系统性能系数(COP)的有效措施之一。概述了跨临界CO2喷射器模拟研究现状,探讨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喷射器模型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赵悦彤,丁红蕾,邱凯娜,马骏驰,张凯,潘卫国
摘要:
金属材料的大气腐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模拟金属材料在不同大气环境下的腐蚀并预测其长期腐蚀水平意义重大。主要阐述了腐蚀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综述了自然暴露实验法、湿热实验、盐雾实验、干湿交替循环实验和多因子循环复合腐蚀实验等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其中多因子循环复合腐蚀实验已成为模拟大气腐蚀加速实验的主要发展方向。
王程遥,张魏,彭程
摘要:
基于高速可视化成像实验平台,对液滴撞击疏水球面进行了实验研究,观测并定量表征了液滴撞击过程的动态行为,分析了液滴撞击速度和液滴-球体直径比对液滴撞击行为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撞击过程可分为铺展、回缩和振荡3个阶段;液滴在接触球面后沿接触点向四周均匀铺展,达到最大铺展后回缩,之后进行多次铺展-回缩的振荡过程,直到动能与表面能达到平衡状态,液滴在球面上趋于静止;液滴撞击速度的增加增大了液滴惯性力,促进液滴的铺展,使液滴达到平衡稳定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增加;液滴-球体直径比对液滴撞击行为特征影响较小。
李芳芹,沈海燕,王冠军,官贞珍,程智海,任建兴
摘要:
以某1 000MW超临界塔式电站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锅炉燃用高碱煤对炉内燃烧特性和结渣特性的影响。使用CFD模拟软件对炉内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稳态燃烧模拟,并对掺烧不同比例准东煤后的炉内温度场和结焦率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高碱煤掺混比例的提高,炉内温度水平逐渐下降,当掺混比例较高时,炉内温度水平已难以匹配正常燃烧的条件。更改煤粉平均粒径的模拟结果表明,粒径和掺混比例都与炉内结渣特性有着较强的关联,这是由不同掺混比例下粒径改变后对于碰壁情况与温度水平的两方面共同作用导致的。
徐蓬章,马素霞,尹建国,钱海,胡洲,吴华振
摘要:
热管真空灌装封装技术是制作热管的关键技术。工业上运用广泛的方法是"沸腾排气法",但该方法存在质量控制精度差和真空度不足等缺陷。常见的热管封装技术为冷焊技术,但封装过程中容易导致真空破坏。针对这些不足,研制了一种热管真空灌装封装系统:利用真空泵使热管内部实现高真空,同时利用液压装置对热管实现封装;对系统灌装封装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基于MFC编制了远程控制程序;通过实验,对液压压力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佳运行参数。该系统克服了沸腾排气法和现有冷焊技术的不足,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
陈家绪,尹建国,孟庆虎,吴华振
摘要:
热管换热器因其优良的传热性能在余热回收中被广泛应用。以某电站58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VC++和MFC类库技术开发了超低温热管换热器的优化设计程序。该软件具有可视化参数输入和输出界面,集成了流体热力学性质计算模型接口,通过对数平均温差法、离散方法与流动阻力校核等计算方法,实现了针对不同流体的换热器的设计和计算。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烟气侧长度与翅片高度存在最佳值,且翅片间距与翅片厚度对换热器的影响最大。
焦玉龙,郑晨,徐图,杨森,彭程
摘要:
核电站厂坪高,循环冷却水量大,需要高扬程大流量的循环水泵,因此存在巨大的节能空间。根据现有核电站设备及管道参数拟合管路特性曲线,采用Flowmaster软件搭建了水力仿真模型,计算了变频及阀门调节时循环水泵的功率变化,充分利用虹吸作用和更换循环水管道管材,降低循环水泵扬程。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工况转换、虹吸利用、管材更换后,核电站节能效果显著。
智能电网技术
官贞珍,任建兴,朱全军
摘要:
简要介绍了智利《抗震设计》《高压电气设施抗震设计规范》《变电站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情况,详细探讨了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抗震设计方法和相关规定。从智利抗震设防目标、设防水准、场地类别、抗震设计方法和抗震设计反应谱等方面分析了智利电气设备的抗震技术和抗震规范,并扼要介绍了变电站电气设备振动台试验的基本规定。与智利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相比,我国在抗震设防类别、场地分类方案、静力和动力设计方法、抗震设计反应谱等方面均有较大不同。在考虑地震环境差异的情况下,学习和引进智利先进的抗震技术,对改进我国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和提高我国电气设备的抗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郝世旺
摘要:
变压器故障概率计算复杂、应用性强,是工程实践和研究领域中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分析了变压器故障概率计算方法研究现状,并重点提出了融合故障树分析和设备状态量评价的变压器故障概率综合计算方法。基于故障树分析方法获取变压器故障因素及故障树底事件,与对应状态量建立关联后进行评价,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求取变压器故障状态量表征权重,最终构建出变压器故障概率综合计算公式模型。以实际计算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应用效果。
马涛,任洪波,吴琼
摘要:
区域建筑的功能组合和业态配比研究是提高综合能源利用的核心。基于eQUEST软件模拟得到典型建筑动态负荷,采用情景分析法对不同类型城市综合体进行分析,以负荷特性和区域节能减排率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节能率最佳情景在商业主导型城市综合体中,减排率最佳情景在住宅主导型城市综合体中。
程本俊,宋明中
摘要:
介绍了小波变换理论,论述了基于电流频谱分析的异步变频电机在线监测诊断系统架构。通过对电机电气信号的采集,利用小波变换频谱分析方法,分析了稳态运行时定子电流的频谱,提取出故障信号的特征,对电机典型故障进行了定位和诊断,并通过故障案例论证该诊断分析系统的有效性。
储能技术
马昕霞,林玉杰,宋明中,项俊欣,吴天予,熊启阳
摘要:
风光储发电系统是提高新能源利用率的有效形式,风光互补与储能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产生的影响。容量配置优化问题则是风光储发电系统能否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的关键。分析了容量配置优化的重要性,阐述了目前使用较多的两种群智能算法在容量配置优化方面的应用,并对这些容量配置优化算法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尉清源,郑莆燕,朱群志,邹思宇,白天宇,程云瑞,封康
摘要:
以某单级工业供热的热电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在系统中引入蓄热装置并与旁路系统结合,提出了在蓄热和放热阶段均可以调峰的旁路-蓄热调峰方案,以较少的蓄热介质实现了连续长时间调峰。采用 EBSILON 软件搭建机组分析模型,对机组的原调峰方案、抽汽蓄热调峰方案、旁路-蓄热调峰方案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旁路-蓄热调峰方案的调峰范围最大,降负荷调峰深度最深可达127.5 MW;一个蓄放热周期内旁路-蓄热调峰方案的热效率最高,运行收益最大。
石蔚杰,刘青荣
摘要:
定义了两个指标,分别从填谷功率和调峰功率来说明虚拟储能的填谷能力和调峰能力。采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对一栋二层办公楼进行模拟,通过设置时间计划表来量化建筑虚拟储能的能力,从而实现对建筑虚拟储能的利用。模型得出了虚拟储能的关键性指标,其中填谷功率为40.9 kW,调峰功率为43.8 kW。根据分时电价制定策略,在虚拟储能运行策略下建筑空调电费单日节省34.6元,节省率为12.7%。虚拟储能净效益为1.8%。
新能源利用
谢飞
摘要:
基于TracePro光路分析软件,对菲涅尔反射聚光系统进行了模拟,发现反射聚光后在光伏电池上的光强分布均匀。在不同追踪精度的情况下,接收器上接收的能量分析表明追踪精度在±3°以内时,可以将辐射能量的70%聚集到接收器上。采用主动追踪算法定位太阳位置,考虑赤经因素对追踪精度的影响,修正算法后追踪误差小于1°。太阳能电-热综合利用CPV/T系统有效解决了聚光后电池升温的问题,验证了菲涅尔反射聚光电-热综合利用的可行性。
刘青荣,叶家盛,阮应君,钱凡悦,孟华
摘要:
针对太阳能光伏制冷系统使用过程存在的供需不匹配现象,充分利用建筑本身的热惰性和蓄热属性,展开基于建筑虚拟储能的供需匹配性研究。首先,基于DeST建立了上海地区典型办公建筑,在完成可靠性验证的基础上,设计了太阳能光伏制冷系统并预测了典型日光伏阵列的逐时发电量。然后,确定了虚拟储能的充放时间和对建筑负荷的消减情况,并基于虚拟储能技术对制冷机电耗进行了优化,采用本址供能满足负荷占比(OEF)以及本址供能满足自消费占比(OEM)2个评价指标对系统供需匹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虚拟储能后,系统OEF从75.76%提升到86.54%,OEM从75.73%提升到91.05%,当日最大余量电量消减幅度可达54.81%。
其他研究
杨太华,高余奇
摘要:
"一带一路"能源安全合作背景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并分析了2003—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电力投资效率和潜力。研究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力投资效率比较显著,而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投资潜力能够得到较好的实现,但高投资效率的国家较少,特别是亚洲地区国家,电力投资效率都不超过0.8,说明"一带一路"能源电力投资潜力巨大。
本期目录
-
摘要: